正丹化學憑實力進階“小巨人”
多項硬核成果勾勒新材料企業成長路
金山網訊 近日,記者走進江蘇正丹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丹化學”)廠區,銀白色的精餾塔在冬日晴空下格外醒目。往來車輛的穿梭聲、設備運轉的嗡鳴、巡檢人員對講機中傳來的指令聲,交織在清冷的空氣中,讓這片工業空間躍動著高效生產的節奏。

成功入選第七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發明專利“一種連續法生產偏苯三酸酐的方法”榮獲第二十五屆中國專利優秀獎;年產1.5萬噸高分子特種樹脂單體系列產品項目竣工驗收……今年以來,正丹化學在產業鏈布局、技術創新、綠色發展等領域持續發力,以一連串硬核成果,清晰勾勒出一條新材料企業的進階成長之路。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8.95億元,隨著新項目投產和工藝持續優化,我們正在構筑更強的成本控制和市場應變能力。”正丹化學技術總監王福語氣篤定地說。
在廠區西側,剛剛竣工驗收的高分子特種樹脂單體系列產品項目現場塔罐林立、管道縱橫,嶄新的裝置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正穩定高效地產出高端產品。“這是在原有年產3000噸乙烯基甲苯生產裝置基礎上進行的技改擴建項目,建成后產能擴大至每年1.5萬噸,產品種類擴大至7個。”王福表示,這些產品用于高等級絕緣材料、鹽湖提鋰、海水淡化等高端領域,技改擴建后進一步拓展了公司在精細化學品細分市場的產業布局,實現了產業鏈的擴鏈與增鏈。
目前,正丹化學已成為全球領先的偏苯三酸酐生產商。今年獲獎的“一種連續法生產偏苯三酸酐的方法”發明專利,是企業在工藝優化領域精益求精的縮影。“與傳統間歇法相比,我們的連續法生產不僅可實現24小時不間斷運行,大幅提升產量,降低能耗物耗,更讓產品的品質得到顯著提升。”企業技術人員介紹,該技術使產品中苯酐殘留量低于100ppm,遠超國家標準要求,充分滿足了高端應用領域對原料品質的苛刻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正丹化學還圍繞碳九芳烴綜合利用產業鏈持續深耕,加快實現從上游原料自給到下游高附加值衍生物的完整布局。當下,企業正在加快推進馬來西亞生產基地項目,項目建成后,將與鎮江總部形成協同效應,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我們每年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3%以上,去年的研發費用就超過1億元。”王福告訴記者,企業在加快構建老中青結合的研發梯隊的同時,與中國科學院、南京工業大學、江蘇大學、江蘇科技大學等高校院所也保持著緊密合作,確保能夠持續進行技術攻堅與成果轉化,從而構筑起公司持續領先的行業優勢。
作為化工企業,正丹化學始終將綠色發展和安全生產放在首位。企業通過引進先進自動化、智能化設備,構建生產全鏈條安全防控體系,利用安全生產信息化管理平臺、DCS、SIS等系統,實現生產全流程數字化、可視化、透明化管理。“我們會在反應、精制等關鍵生產環節安裝能量回收裝置,將反應余熱轉化為可再利用的能源,從而系統性地降低生產能耗。”廠區技術人員介紹,企業不僅通過了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ISO50001能源管理體系認證,兩項產品還獲得了碳足跡認證證書,在保證經濟效益的同時,切實履行了環保責任。
“此次入選第七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不僅是對企業技術實力的肯定,更為企業帶來了政策支持、資源對接等新機遇。”王福表示,企業將繼續聚焦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發展方向,加強研發能力建設,持續攻關行業關鍵技術,強化產業鏈協同創新,以實際成效為鎮江經開區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新動能。(通訊員 范昀 王雙魁 徐昕玉 記者 潘宇琴 圖 范昀)
責任編輯:龔逍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