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男人吃奶的视频,樱桃成人精品视频在线播放,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看麻豆,丰满少妇被猛烈进入白浆,男人操女人免费网站,绿帽在线观看99av,免费欧美精品

首頁 專題新聞 本地專題 強信心 優服務 聚合力 營商環境“鎮合意”

新業態勞動者有了“暖心巢”

2025-11-24 17:05

金山網訊 清晨,在鎮江的“工會暖‘新’面館”里,外賣騎手們吃著售價1元的鍋蓋面;中午,遍布全城的“工會驛站”成為快遞員們的午休港灣;夜晚,勞動者們在工人文化宮享受運動折扣……這些溫馨的場景,是市總工會“鎮合意·工暖‘新’”服務品牌建設的生動寫照。

2025年初,為全面提升工會工作的影響力、凝聚力和服務力,市總工會創新推出“鎮合意·工暖‘新’”服務品牌,構建“1+5”服務體系,即“一套完善的組織網絡”與“五大服務包”相結合的工作機制,涵蓋組織建設、陣地保障、法律援助、關愛服務、權益維護和發展賦能,全方位提升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獲得感、幸福感與歸屬感。

織密組織網絡:從“局外人”到“一家人”

隨著數字經濟發展,快遞員、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已成為城市運轉不可或缺的力量。針對他們在生活保障、法律權益等方面的“急難愁盼”,市總工會持續發力。

組織建設是服務保障的基礎。2023年,鎮江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級互聯網、道路運輸和外賣配送行業工會聯合會;2024年,又率先實現市縣兩級新就業形態行業工會聯合會全覆蓋。通過“重點突破、行業覆蓋、區域兜底”的立體化組建模式,各級工會最大限度吸納新就業群體入會。

為解決“入會難、找組織難”問題,市總工會全面推行“掃碼入會”,依托“鎮工惠”公眾號開通線上入會通道,并設立“流動工會服務站”。今年3月,全省首家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綜合服務中心在市總工會揭牌,提供一站式線下服務。“掃了個碼就入了會,還領了暖‘新’禮包,心里暖暖的。”一位外賣小哥在集中報到服務活動中的感慨,道出了許多從業者的心聲。

市總工會還為四大新業態行業工會聯合會配備社會化工會工作者,提供建會補助,激發基層活力;市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行業聯合會則發揮“中樞調度室”作用,深入調研培訓,摸清實際需求,為精準服務“導航”。

筑造溫暖家園:15分鐘服務圈里的“新港灣”

“以前夏天在樹蔭下躲太陽,冬天在風口里凍得手僵,現在驛站里啥都有,累了能歇、渴了能喝,比家里還方便!”一位快遞員的感慨折射出工會驛站的服務貼心。

近年來,市總工會通過“三級暖‘新’陣地建設”模式,構建起覆蓋廣泛、便捷高效的服務矩陣。目前,全市已建成25家24小時智能化驛站,分布在主要商圈、交通樞紐和勞動者密集區,形成“15分鐘服務圈”。驛站配備空調、冰箱、微波爐、充電設備等,部分還增設應急藥箱、圖書角等功能區,滿足戶外勞動者“冷可取暖、熱可納涼”的需求。

今年投入使用的市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綜合服務中心,進一步推動服務從“零散”走向“系統”。中心整合職工服務中心、工人文化宮和工人療養院資源,提供建會入會、權益維護、文化娛樂、健康療養等一站式服務,成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精神家園”。

此外,市總工會還推動建設7家“工會大食堂”、87家“工會服務司機之家”;聯合25家面館推出“一元吃面”活動,首批發放1萬張餐券;通過打造“快遞、外賣友好小區”、投放共享電動車,打通配送“最后一公里”,切實將“家”建在勞動者最需要的地方。

強化權益維護:讓“委屈事”有處說理

今年4月,中通快遞員彭某患病后,市新工聯迅速協調,成功為其申請萬元理賠金。“這份保障大大減輕了職工的家庭經濟壓力。”企業負責人代員工表示感謝。

為勞動者尊嚴和困難兜底,是市總工會權益維護工作的初心。鎮江市在首創的“7·17快遞員關愛日”當天,于全省率先推出《快遞員職業關懷補助辦法》,政策發布3個月來,已為16名快遞員發放補助5800元。該政策實現“情感關懷+物質補助”雙保障,突破性回應快遞員職場委屈、職業認同等需求。

近年來,市總工會掛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法律援助工作站,守護勞動者合法權益。2025年,該站共受理新業態職工法律援助案件11件,幫助爭取勞動經濟權益6.38萬元;定制《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專項互助保障計劃》,為1.9萬余名勞動者贈送保障,總額達152.1萬元。

為讓權益不“懸空”、訴求有“響應”,市總工會創新建立“2+3+N”民主協商機制和“三全職代會”制度,并在全市新業態行業廣泛推廣,實現民主管理工作“全覆蓋”。截至目前,該模式累計收集職工建議300余條,成功解決網約車司機辦證周期長、快遞投遞末端梗阻等多項難題。

注重成長賦能:讓“奮斗路”有徑可循

“這堂自然教育課,讓我們讀懂了鄉村振興的生態密碼,也理解了奉獻的意義。”今年3月,參加市新工聯組織的主題實踐活動的女職工分享著學習喜悅。

“溫暖”,是這個“新家園”中勞動者們的共同感受。新春聯歡、端午包粽子、保齡球比賽、“8+X綜合集市”、集體生日等關愛活動覆蓋超2萬人次;聯動多方推出“10元工會愛心餐”,首批投放餐補券1萬余張……工會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傳遞關懷。

“工暖‘新’”不僅“送溫暖”,更注重“賦新能”。網絡主播技能大賽、快遞員職業技能比武等競賽接連舉辦,互聯網營銷師競賽選手在2025年省賽中斬獲第二名;9名新業態市勞模進企業、進社區開展宣講,發揮榜樣力量。

近兩年,通過開設學歷提升通道、組織讀書會、開展心理健康講座、推出專屬文體活動優惠等,工會助力眾多新業態勞動者成長成才。從“有飯吃、有處歇”到“有奔頭、有成長”,奮斗之路正越走越寬。

從組織覆蓋到陣地建設,從權益維護到成長賦能,市總工會以“鎮合意·工暖‘新’”服務品牌為抓手,用實打實的舉措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織密幸福保障網。未來,工會將繼續深化品牌建設,優化服務流程,拓展服務領域,讓每一份奮斗都被看見、每一份付出都有溫度,為鎮江新業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力。(記者 吳韻晗 通訊員 俞榮新

責任編輯:華筱婷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