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暈厥的病因分類
心源性暈厥的病因主要分四大類。
第一類是心律失常相關。這是最常見的原因,約占心源性暈厥的60%。心律失常分“心跳太快”(快速性心律失常)和“心跳太慢”(緩慢性心律失常)兩種。
快速性心律失常:正常心跳每分鐘60至100次,如果突然跳到150次以上,比如室性心動過速,心臟就像“亂打鼓”,舒張期(心臟充盈血液的時間)縮短,泵出的血液急劇減少,大腦供血不足就會暈厥。
緩慢性心律失常:如果心跳太慢,比如每分鐘低于40次,常見于病態竇房結綜合征、三度房室傳導阻滯,心臟泵血“動力不足”,同樣會導致大腦供血不夠。
第二類是心臟結構異常。例如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心室肌異常肥厚,阻塞左心室流出道,引起暈厥;還有心臟瓣膜病,例如主動脈瓣狹窄,瓣膜打不開,血液無法正常從心臟流向全身,大腦供血自然不足。
第三類是冠狀動脈疾病,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冠心病。冠心病患者的冠狀動脈狹窄,心肌供血不足,如果在運動、勞累時,心肌缺氧加重,可能引發“惡性心律失常”,或者直接導致心臟驟停,進而暈厥。還有一種情況是心肌梗死,心梗發作時,心臟肌肉壞死,泵血功能驟降,也會導致暈厥,這種情況非常危險,死亡率很高。
第四類是其他心臟相關問題。比如心包壓塞、肺栓塞、主動脈夾層等,這些情況雖然相對少見,但同樣會引發心源性暈厥。
心源性暈厥發作時,患者通常會有哪些表現?
部分心源性暈厥有三個“階段性”。
第一個階段是發作前先兆期。出現頭暈、乏力、惡心、視物模糊、心悸等預警癥狀,血壓和心輸出量可能開始下降,及時平臥或抬高下肢可預防暈厥發生。
第二個階段是發作期。如果先兆期沒及時處理,就會進入發作期,主要表現是突然意識喪失,患者會出現肌張力喪失,無法維持體位,通常持續數秒至數分鐘,腦灌注急劇下降。發作期持續時間較短,大多是3至10秒,少數會持續1分鐘以上。此時需立即進行心肺復蘇。
第三個階段是發作后恢復期。患者恢復意識后,通常會在幾分鐘內清醒,清醒后可能會有短暫的乏力、頭暈、心悸,但不會有失憶,也不會有肢體活動障礙,需要立即送醫。(孫小培 朱研 楊泠)
責任編輯:王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