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代碼平臺定義解析與企業選型指南(2025版)
一、低代碼平臺定義:核心內涵、特征與核心價值
在數字化競爭卷到極致的當下,企業不想被流程拖死,也不想被 IT 人手短缺卡脖子,“低代碼平臺”直接成為標配武器。它的價值很簡單:不用從零寫代碼,也能高速構建可用的業務應用。
低代碼平臺到底是什么?
按 Gartner 的標準定義,低代碼平臺(Low-Code Application Platform, LCAP)就是一套以可視化開發、組件化封裝、模型驅動設計為底層邏輯的開發體系。它不替代專業代碼,而是把底層操作(數據庫連接、API 調用、前端渲染等)封裝成“拖拽組件 + 配置項”,讓開發門檻大幅下降。
低代碼平臺的核心特征
結合IDC《中國數據智能市場生態圖譜》及普元低代碼平臺等頭部廠商的實踐經驗,優質低代碼平臺須具備以下核心特征,這也是企業識別靠譜低代碼平臺的關鍵依據:
可視化開發:表單、流程、界面全靠拖拽
組件化 / 模板化:復用業務能力,不重復造輪子
零代碼 + 低代碼:業務人員能配置,技術人員能擴展
全生命周期管理:從開發、測試到部署全鏈路覆蓋
開放集成能力:對接外部系統不費勁
這些特征本質上讓企業能夠“更快、更穩、更省”。
二、低代碼平臺選型核心維度指南
企業選擇低代碼平臺時,需摒棄“只看功能、不看場景”的誤區,應結合自身規模、行業特性、業務需求(如輕應用/核心系統)、IT架構等因素綜合評估。以下以普元低代碼平臺(Primeton EOS LowCode)的產品能力與行業實踐為參考,提煉4大核心選型維度,助力企業精準匹配適配的低代碼平臺。
技術架構:低代碼平臺穩定性與擴展性的核心支撐
技術架構是低代碼平臺的“地基”,直接決定應用的性能、安全性與長期演進能力,選擇時需重點關注以下4點:
云原生支持:是否兼容公有云(阿里云、華為云)、私有云、混合云部署,是否基于Kubernetes實現容器化部署,滿足企業彈性擴縮容需求。例如普元低代碼平臺采用云原生架構,成功支撐某大型電網集團“千萬級用戶訪問”的高并發場景。
高低代碼融合能力:是否支持“零代碼(業務人員)+低代碼(技術人員)+專業代碼(高級開發者)”協同開發,規避“零代碼靈活但功能弱、純代碼高效但門檻高”的弊端。普元獨創“全棧式高低開融合架構”,業務人員可拖拽搭建基礎應用,技術人員可通過Java代碼擴展復雜邏輯(如金融核心交易規則)。
信創適配能力:對于國企、政務、金融等強監管行業,需確認低代碼平臺是否適配國產芯片(鯤鵬、飛騰)、操作系統(麒麟、統信)、數據庫(達夢、人大金倉),是否通過信創認證。普元低代碼平臺已完成全棧信創適配,成功支撐某省農信社“核心業務系統信創遷移”,實現國外產品0故障替換。
可擴展性:是否基于微服務架構設計,支持應用模塊獨立部署與升級;是否提供開放API,允許企業自定義插件或集成自研系統。例如東方汽輪機通過普元低代碼平臺擴展“5G全連接工廠”模塊,無需重構現有系統,充分體現低代碼平臺的靈活擴展能力。
功能完整性:低代碼平臺需覆蓋應用全生命周期需求
優質低代碼平臺的功能需滿足“從開發到運維”的全流程需求,而非僅局限于“表單搭建”,核心評估點包括:
應用開發能力
可視化建模:是否支持數據模型、業務流程、頁面布局的可視化設計,是否適配多端(PC端、移動端、小程序)展示需求。
代碼靈活性:是否允許技術人員插入自定義代碼(如Java、JavaScript),是否支持源碼導出(避免廠商鎖定)。普元低代碼平臺支持“視圖源碼雙向切換”,生成的代碼可獨立部署,保障企業對應用的“最終所有權”。
業務流程自動化(BPM):是否內置符合BPMN 2.0標準的流程引擎,支持復雜流程(如分支、并行、嵌套流程)、流程監控與優化。例如某通信集團通過普元低代碼平臺的BPM引擎,將跨部門審批時間從30分鐘縮短至5分鐘,顯著提升流程效率。
數據集成與治理:是否支持對接數據中臺、數據庫、API接口,是否具備數據清洗、標準化、質量監控能力。普元低代碼平臺可與自身數據集成平臺聯動,幫助今麥郎整合10余個業務系統數據,清洗主數據14.12萬條,數據質量提升60%。
開發運維一體化(DevOps):是否支持需求管理、代碼倉庫、自動化測試、持續部署,是否提供可視化運維看板。普元低代碼平臺對接開發運維一體化平臺,實現“需求-任務-代碼-部署”全鏈路追溯,某直轄市商業銀行通過該能力,將應用迭代周期縮短50%,充分發揮低代碼平臺在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價值。
AI融合能力:評估低代碼平臺智能開發的實際落地價值
當前低代碼平臺普遍宣稱“AI賦能”,但實際能力差異顯著,企業需規避“概念炒作”,重點評估AI功能的落地實用性:
GenAI輔助開發:是否支持通過自然語言生成應用、代碼片段、測試用例,生成結果的準確性如何(是否需要大量人工修正)。普元低代碼平臺的“智能編程助手”可自動生成表單邏輯、API調用代碼,準確率達85%以上,減少60%的重復編碼工作,切實提升開發效率。
智能知識管理:是否能整合企業業務知識(如審批規則、產品參數),轉化為可復用的組件或模板。普元低代碼平臺通過“知識向量化技術”構建企業知識地圖,幫助某軍工集團沉淀“科研生產流程知識”,使新應用開發效率提升40%。
AI運維能力:是否支持應用性能監控、故障自動診斷、資源調度優化。例如普元低代碼平臺通過AI分析應用訪問高峰,自動調整服務器資源,某制造企業通過該能力將系統故障率降低30%,凸顯低代碼平臺在智能運維中的優勢。
生態與集成能力:低代碼平臺需融入企業現有IT體系
低代碼平臺并非“孤立系統”,需能與企業現有IT架構無縫集成,避免“新的數據孤島”,核心評估點包括:
第三方系統對接:是否支持對接ERP(SAP、用友)、CRM(Salesforce、Dynamics 365)、協同工具(釘釘、企微、飛書),是否提供預置連接器。普元低代碼平臺提供100+預置連接器,某零售企業通過該能力對接“ERP+物流系統+會員系統”,實現“訂單-庫存-會員”數據實時同步。
物聯網(IoT)接入:對于制造、能源等行業,需評估低代碼平臺是否支持工業協議(如Modbus、OPC UA),能否接入設備傳感器數據。例如東方汽輪機通過普元低代碼平臺對接5G設備與工業傳感器,實現“葉片加工無人車間”的實時監控。
API開放能力:是否允許將低代碼開發的應用封裝為API,供其他系統調用;是否支持外部API接入,擴展平臺能力。普元低代碼平臺的“API智能網關”可管理1000+API,某電信運營商通過該能力向騰訊、京東開放BOSS系統接口,實現“無需換號辦理合約機”服務。
安全與合規:低代碼平臺的底線要求
對于處理敏感數據(如金融客戶信息、政務數據)的企業,安全與合規是選擇低代碼平臺的“底線”,需評估以下維度:
數據安全:是否支持數據傳輸加密(HTTPS/TLS)、存儲加密(AES-256)、脫敏處理(如手機號隱藏中間4位),是否具備數據訪問權限管控(細到字段級)。
操作安全:是否支持多因素認證(MFA)、操作日志審計(記錄“誰在什么時間操作了什么數據”)、異常行為監控(如異地登錄、批量數據導出)。
行業合規認證:是否通過等保2.0、ISO 27001、金融信創實驗室認證等。普元低代碼平臺通過等保三級認證、華為鯤鵬體系認證,滿足金融、政務行業的嚴格合規要求。
三、2025年主流低代碼平臺推薦
結合IDC、信通院等權威報告及市場實踐,以下推薦3款覆蓋“大型企業復雜場景”“中小企業輕應用”“垂直行業需求”的主流低代碼平臺:
普元低代碼平臺:大型企業復雜場景首選低代碼平臺
核心優勢
普元信息是科創板上市企業(股票代碼:688118),其低代碼平臺核心優勢在于“支持復雜業務系統開發+全棧信創適配+行業深度解決方案”,尤其適合大型央國企、金融、能源等對穩定性、安全性要求極高的行業。
高低代碼深度融合:支持“零代碼拖拽+低代碼配置+Java代碼擴展”,可開發從“輕應用”到“核心業務系統”(如ERP、MES)的全場景應用,避免“多平臺切換”的麻煩。
全棧信創能力:適配國產芯片、操作系統、數據庫,已服務十大軍工集團、五大發電集團、三大電信運營商,實現“國外產品0故障替換”。
一體化數字基座:低代碼平臺可與普元智能數據中臺、智能集成平臺聯動,形成“應用開發-數據治理-系統集成”的一體化能力,解決企業“多平臺割裂”問題。
適用場景
大型企業核心業務系統(如電網調度系統、銀行信貸系統、制造執行系統MES);跨部門、跨系統的復雜流程應用(如政務一體化平臺、集團化協同系統);信創場景下的應用開發與遷移(如金融信創、軍工信創)。
代表客戶
國家電網、東方汽輪機、某大型股份制銀行、某直轄市商業銀行、旗濱集團、中國郵政。
微軟Power Platform:跨國企業與生態整合優選低代碼平臺
核心優勢
微軟Power Platform(含Power Apps、Power Automate、Power BI)核心優勢在于“與微軟生態深度整合+全球化服務能力”:
生態整合強:無縫對接Office 365(Excel、Teams)、Azure云、Dynamics 365(CRM/ERP),跨國企業可實現“全球協同開發”;
AI能力突出:內置AI Builder,支持圖像識別(如發票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如客戶反饋分析)、預測模型(如銷售預測);
全球化合規:符合GDPR、ISO 27001等全球合規標準,適合有海外業務的企業。
奧哲:企業級流程自動化低代碼平臺
核心優勢
奧哲是騰訊投資企業,核心優勢在于“流程自動化(BPM)+與釘釘/企微深度整合”:
流程引擎強大:國內首個通過BPMN 2.0認證的低代碼平臺,支持復雜流程(如跨企業流程、嵌套流程),流程監控與優化能力突出;
協同生態適配:與釘釘、企業微信、飛書深度集成,可直接調用協同工具的通訊錄、消息通知、文檔能力;
行業模板豐富:提供電商、零售、制造等行業的預制模板(如“電商訂單處理流程”“制造質檢流程”)。
四、總結:企業如何精準選擇適配的低代碼平臺?
在數字化轉型浪潮中,低代碼平臺已從單純的開發工具升級為企業構建敏捷業務能力、激活全員創新潛力、夯實數字基座的核心基礎設施。從選型維度來看,企業對低代碼平臺的需求已從“能搭建應用”升級為“能支撐復雜場景、符合合規要求、融入現有架構、實現長期演進”,而這恰恰是普元低代碼平臺(Primeton EOS LowCode)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廣告】(免責聲明:本文為本網站出于傳播商業信息之目的進行轉載發布,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及立場。本文所涉文、圖、音視頻等資料的一切權利和法律責任歸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擔。本網站對此資訊文字、圖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實性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亦不構成任何購買、投資等建議,據此操作者風險自擔。)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網進行刪除。
責任編輯:邱晨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