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大外院攜手農工院與久富農機開展黨建共建合作活動
金山網訊 11月19日,江蘇大學與蘇州久富農業機械有限公司黨建共建暨產學研合作交流活動在蘇州久富農機隆重舉行。江蘇大學農業工程學院、江蘇大學外國語學院、江蘇省第十八批科技鎮長團蘇州市第三代半導體與人工智能產業團、吳江區農業農村局、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科技局、蘇州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站、蘇州久富農業機械有限公司主要領導齊聚一堂,以黨建為紐帶,以產學研為抓手,共商合作大計,共繪鄉村振興與農業強國建設新藍圖。

活動在久富農機董事長徐正華的致辭中拉開序幕。他表示,久富農機作為農業機械領域的領軍企業,始終致力于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聚焦稻麥種植全程機械化需求,通過技術升級與人才賦能,為鄉村振興注入持久動力。他還特別提到,久富農機堅定不移地實施“走出去”戰略,緊跟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已在國際市場取得顯著成就。
吳江區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吳江科技鎮長團團長劉超在致辭中提到,吳江憑借地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核心區域的獨特區位優勢,始終將政校企協同創新作為推動區域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他表示,此次江蘇大學與久富農機的合作是政校企協同創新的生動實踐,希望各方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加強溝通協作,為吳江區農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江蘇大學農業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廖志凌介紹了農業工程學院在農業機械研發、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優勢,期待與久富農機在科研項目合作、學生實踐實習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他表示,將以此次合作為契機,與企業需求精準對接,通過技術攻關、成果轉化、人才輸送,助力久富農機產品迭代升級,共同打造產學研合作標桿。
江蘇大學外國語學院黨委書記張明平表示,此次多方牽手,共同搭建黨建共建平臺,不僅是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的具體行動,更是政校企三方優勢互補、協同發展、合作共贏的開端。他期待,通過黨建引領下的“跨界融合”,構建“黨建引領、多方協同”的新格局;通過服務國家戰略的“同題共答”,樹立“聚焦主題、精準發力”的新追求;通過賦能人才培養的“創新實踐”,開辟“賦能產業、育見未來”的新路徑。

隨后,江蘇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李崇月與久富農機董事長徐正華共同為“江蘇大學外國語學院語言服務工作站”揭牌。旨在通過語言服務促進農業機械技術的國際傳播與合作,助力久富農機拓展海外市場,實現“走出去”戰略。學院將充分發揮語言服務優勢,為久富農機提供全方位的語言支持,包括技術資料翻譯、海外市場調研、跨文化培訓等,助力企業精準對接國際市場需求,提升國際競爭力。

而后,江蘇大學外國語學院、農業工程學院與久富農機簽署了黨建共建協議,三方將通過理論共學、組織共建、活動共辦、資源共享、專業共建、人才共培、科研共促等形式,整合三方優勢,推動農機產品出海及產業國際化進程,共同培養兼具理論與實踐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實現教學科研與產業發展的深度融合。
此外,江蘇大學農業工程學院也與久富農機在農業機械研發、人才培養等方面達成了多項合作意向。通過江蘇省產業教授受聘等各項舉措,進一步夯實了合作基礎,為三方未來的深度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撐,加速了科研成果的轉化和人才的有效培養。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科技局局長潘宏亮表示,此次江蘇大學與久富農機的產學研合作,契合區域產業發展需求,潛力巨大、前景廣闊,為吳江農業科技進步與產業升級注入新活力。

活動最后,在徐正華董事長及久富農機管理團隊的陪同下,一行人實地參觀了蘇州久富農業機械工廠及核心生產線。通過近距離察看智能農機裝備的研發、組裝流程,詳細了解了企業在農機自動化控制、作業效率提升等方面的技術創新成果。此次參觀進一步深化了合作共識,為后續產學研項目落地奠定了更直觀的實踐基礎。
此次合作不僅限于語言服務層面,更在黨建引領下實現了產學研的深度融合。未來,三方將圍繞“融通中外科技,賦能農機發展”這一主題,將語言優勢、科研實力、市場活力與政府的產業導向深度融合,在服務“一帶一路”倡議和農業“走出去”戰略中發揮更大作用,共同為中國農機事業的高質量發展和國際化征程貢獻智慧。(通訊員 馮瀟祎 記者 彭羽佳)
責任編輯:彭羽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