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鐘緊急停車!鐵路上演生命接力
11月11日,煙臺至寶雞K1130次列車在諸城至臨沂東區間運行時,一名男性旅客突發疾病,出現面色蒼白、渾身抽搐、呼吸困難等危急癥狀。列車員趙妍巡視時發現情況,立即報告列車長李云。經同車醫護人員初步診斷,旅客需盡快下車治療。列車長隨即聯系客運調度,請求臨時停車。最終,列車在非客運辦理站湯頭站臨時停靠,120急救人員已提前等候,旅客被及時送醫。因搶救及時,該旅客因糖尿病引發的昏迷得到有效救治,目前已脫離生命危險,這場與時間賽跑的生命接力圓滿落幕。
此次救援的成功,離不開鐵路部門多方力量的高效協作,為旅客爭取了寶貴的救治時間。18時55分列車員發現險情,18時55分至19時05分,列車長李云一邊通過廣播尋找醫護人員,一邊安排疏散旅客騰出救治空間;19時05分,李云緊急聯系客運調度請求臨時停車,僅約5分鐘后,客運調度便敲定在最近的湯頭站停車,并同步聯系當地120急救。湯頭站副站長邢偉接到通知后,迅速安排工作人員提前到站等候,還規劃了臨時應急通道,為后續交接做好準備。19時19分列車抵達湯頭站后,列車長與車站工作人員合力將病患抬至站臺,3分鐘內完成交接,此時120救護人員已到位。從發現險情到列車駛離湯頭站,整個過程緊湊有序,各環節無縫銜接,用15分鐘的緊急停車,為生命開辟了綠色通道。
這場成功的生命救助,背后是鐵路部門扎實的前期培訓和職工過硬的綜合素質。列車員趙妍在巡視中能快速發現旅客異常,第一時間上報并配合后續處置,展現出極強的觀察力和應急反應能力;列車長李云在突發狀況前沉著冷靜,有序組織尋找醫護人員、聯系調度、協調交接等工作,體現出出色的統籌協調能力。這些并非偶然,而是鐵路部門長期開展應急處置培訓的成果。鐵路系統定期針對旅客突發疾病、設備故障等各類突發情況開展演練,讓職工熟練掌握應急流程和處置方法,同時注重提升職工的服務意識和責任擔當,確保在關鍵時刻能“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贏”,為旅客的出行安全筑牢防線。
K1130次列車上的這場生命接力,不僅挽救了一位旅客的生命,更彰顯了鐵路部門“人民鐵路為人民”的初心使命。臨時停車15分鐘,停的是列車,暖的是人心。在這場與時間的較量中,鐵路職工用專業的素養、高效的協作,詮釋了責任與擔當。這不僅是一次成功的應急救援,更是鐵路服務品質的生動體現。未來,相信鐵路部門會繼續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不斷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和服務水平,讓每一位旅客在旅途中都能感受到安全與溫暖,讓“平安旅途”的承諾落到實處,為更多人的出行保駕護航。(王鵬)
【廣告】(免責聲明:本文為本網站出于傳播商業信息之目的進行轉載發布,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及立場。本文所涉文、圖、音視頻等資料的一切權利和法律責任歸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擔。本網站對此資訊文字、圖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實性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亦不構成任何購買、投資等建議,據此操作者風險自擔。)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網進行刪除。
責任編輯:彭羽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