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華章丨我蘇青評:從雪山到大海,一滴水的旅程
【編者按】
千年水韻,潤澤華夏。在這片因水而興、依水而盛的土地上,治水的智慧始終與為民的初心交相輝映。一代代奮斗者以水為筆、以民為本,將安瀾興水、生態惠民的時代華章,深深寫入祖國大地的壯闊圖景。作者以“一滴水”為喻,將晶瑩剔透的個體生命匯入長江奔涌的宏大敘事。這趟跨越千里的旅程中,折射出水利工作者用科技賦能江河、以青春丈量山河的動人故事——
當我睜開眼睛的時候,我就在唐古拉山海拔6543米的格拉丹冬雪尖了,他們說是清晨的第一縷陽光把我從冰晶里叫醒了。順著沱沱河窄窄的河床,我借著地心引力玩起滑滑梯,一路尖叫,一路歌唱。
一路向下,我被長江擁入懷中。在通天河,年輕的水利工作者們時時來探望我。他們操作著無人機在江面上飛行,用我看不明白的高科技測量著流速和水位。他們盯著數據不斷跳動,實時傳輸到“數字孿生系統”的云端,時而舒展笑顏,時而緊皺眉頭。這些青年深知,這不是了無生機的數字,而是關乎著長江流域的生態平衡和下游百姓的生活的關鍵密碼。無人之時,他們常望著我而感嘆:“上游多蓄一滴水,下游就能少淹一畝田。”那一刻,我第一次明白:原來我的命運,連著遠方的萬家燈火。
詳情點擊:https://m.ourjiangsu.com/news/2025/10/2/1423272926640308224.html
責任編輯:華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