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鎮江丁崗鎮:從“民生訴求”到“幸福回音”,“三重奏”唱響基層暖心曲
“叮鈴鈴——”中心戶王臘根的手機鈴聲急促響起,是居民因水管漏水急需協助;樓道里,“紅領巾志愿者”擦扶手的動作干凈利落;小區長椅旁,居民圍著支部書記熱議加裝晾衣架的事宜。這三個日常場景,正是江蘇省鎮江市丁崗鎮新樂社區“三重奏”治理模式的生動注腳——以支部實干曲辦好民生小事,以少年活力曲激發參與熱情,以群眾和諧曲化解鄰里難題,讓共建共治共享的旋律在社區每個角落回蕩。
支部“實干曲”——領辦制發力,急難愁盼“清零”
“服務群眾要扎進樓棟、走進家門。”新樂社區以支部領辦制為核心,構建“支部書記統籌抓、中心戶分片管、信息員精準傳”三級服務網絡,“紅色連心卡”與“便民公示牌”架起服務橋梁:連心卡實現居民訴求“一鍵直達”,公示牌保障政策信息“全面覆蓋”。
“以前辦事找不著門,現在一個電話就有人管!”居民王秀英的感慨道出變化。今年以來,社區推行“敲門問需”行動,支部書記帶隊摸清居民需求,像“暖心快遞”般“簽收”訴求、“派送”服務,做到件件有落實。七夕節前夕,支部領辦了金婚老人的“合影夢”,搭起“專屬攝影棚”,讓老人們在笑聲中定格幸福瞬間。從樓道燈“當天修”、失業指導“一對一”,到救助“幫代辦”、訴求“秒回應”,截至目前社區已解決民生難題358件,群眾滿意率100%。從支部領起來,到服務快起來,讓治理既有速度,更有溫度。
少年“活力曲”——紅領巾出力,瑣碎難題“暖心解”
“張奶奶,我們來擦窗戶、讀報紙啦!”周末清晨,清脆的童聲在樓道里回蕩。這支由2—6年級學生組成的“紅領巾志愿服務隊”,是社區治理中最有朝氣的“小力量”。社區為他們量身打造“三項行動”:暖心幫扶中,與12戶獨居老人結對幫扶,定期打掃陪聊;環境守護里,定期清理垃圾、宣講分類知識;實踐成長中,參與植樹、消防演練等活動,在服務中長本領。孩子們的熱情帶動全家參與:媽媽們組成“巾幗清潔隊”,爸爸們加入“安全巡邏隊”,爺爺奶奶當“志愿督導員”。“孩子都主動參與,我們更不能落后!”家長張正華的話,說出了許多居民的心聲。如今,服務隊已發展到32人,開展活動48余場,帶動90余戶家庭投身社區治理,從少年帶起來,到全家動起來,讓社區既有活力,更有溫情。
群眾“和諧曲”——微議事聚力,民生痛點“精準除”
“私拉亂曬既難看又危險,得趕緊解決!”5號樓樓棟口,一場“微議事”正熱烈進行。社區創新“微議事”機制,不設固定會場,居民在哪聚,議事會就開到哪,還定下“三定三公開”規則:定主題、定人員、定時限,公開議題、公開過程、公開結果,確保每一件事都曬在“陽光下”。去年夏天,通過“微議事”收集民意后,社區在光照充足處安裝了45處“共享晾衣架”,徹底解決低層住戶“晾曬難”問題。居民李阿姨笑著說:“現在曬被子,再也不用東拉西扯了。”近一年來,“微議事”累計化解矛盾60余起、落實實事156件,真正實現“群眾事群眾議、群眾辦”。從群眾議起來,到問題辦起來,讓民生既有回應,更有合力。
樓道里的一盞燈、家中的一滴水、陽臺外的一根晾衣繩,看似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卻是關乎居民幸福感的“大事”。新樂社區的 “三重奏” 治理模式,以支部領辦把方向、少年參與添活力、群眾共治聚合力,形成相互交織、彼此賦能的 “幸福協奏曲”。未來,這支旋律將繼續在社區回響,推動基層治理向著更精細、更高效、更暖心的方向穩步前行,讓居民的獲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劉瑩)
責任編輯:費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