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市道德講堂總堂活動暨“新思想文藝課堂”在京口舉行
金山網訊 今天(9 月 28 日)下午,鎮江市道德講堂總堂活動暨 “新思想文藝課堂” 走進京口區四牌樓街道北固山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本場活動由鎮江市委宣傳部、鎮江市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京口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主辦,京口區委宣傳部、京口區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四牌樓街道北固山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承辦。
活動以江蘇省 “百千萬” 群眾文藝骨干、鎮江市金山文化藝術節優秀文藝工作者陸陽演唱的歌曲《向往》拉開序幕。隨后,現場觀眾集體觀看 “江蘇好人” 馬巧云、湯和生夫婦的新聞片段,了解二人投身公益志愿服務、為失獨家庭無私奉獻的事跡。在現場采訪中,夫婦二人動情說道:“幫助他人就能感受到快樂,內心滿是滿足與溫暖。每一次伸出援手,都讓我們更珍惜人與人之間的善意連接,也真正體會到給予的意義。”
鎮江市優秀讀書推廣人、“育見初心” 工作室負責人呂二妹,分享了自己扎根基層、綻放文明之花的故事。來自京口區諫壁街道的她,從教三十余載,退休后又在社區耕耘四年。她始終堅信,教育能播撒文明種子,善意能傳遞文明溫度,如今仍在京口大地發揮銀齡力量,澆灌文明之花。“鎮江好人”、第四批 “鎮江市好人工作室” 負責人歐陽君,則以社區書記的身份,講述自己融入黨和國家事業、推動基層社區治理變革,從追光者成長為發光者的經歷與感悟。
大市口街道米山社區居民戴朝霞、廖耀紅帶來詩歌朗誦《中國,有個孩子叫鎮江》。二人以飽含熱情的誦讀,展現鎮江三千載文脈的奔涌之勢與滿城醋香的華夏風情 —— 從王昌齡 “一片冰心在玉壺” 的赤誠,到辛棄疾北固亭抒懷的豪情,鎮江用詩意鐫刻歷史;如今,連鎮高鐵穿云破霧,醋文化飄香世界,這座城市正以江河為弦,奏響新時代的交響。
“江東大媽” 志愿服務隊由一群熱心大媽組建而成。8 年來,她們積極參與平安巡邏、網格服務、反詐宣傳、公益活動等志愿服務,累計時長超 5700 小時。除了貼心為民服務,大媽們還個個多才多藝,活動現場便獻上精彩的手語舞《國家》,以無聲的舞姿傳遞對祖國的熱愛與深情。
活動中,多位基層工作者分享心聲與感悟。正東路街道組織統戰委員、宣傳委員朱亞蘇表示:“觀看馬巧云、湯和生夫婦的事跡短片,聆聽呂二妹老師和歐陽君同志的分享,讓我真切感受到,他們的善行或許不驚天動地,卻因日復一日的堅守愈發熠熠生輝,這正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生動體現。” 剛畢業加入宣傳思想文化戰線的新人顏嘉琦感慨道:“以前總覺得榜樣遙遠又高大,但這些事跡讓我明白,榜樣就在身邊。文明從不是高高在上的口號,它藏在每一次耐心溝通、每一份無私付出、每一刻真誠堅守里。” 四牌樓街道北固山社區居民徐宇蒙提及:“我們社區住著時代楷模趙亞夫,他五十五年如一日扎根田間地頭,以鋤頭為筆、土地為紙,把論文寫滿廣袤田野,用科技之光點亮鄉村振興路。能和趙老同住一個社區,讓我真切觸摸到模范的溫度。”
活動最后,4 位先進典型獲贈手捧花與裝有《“京” 彩 “理” 贊》基層理論宣講紀實圖書的吉祥袋。這份禮物不僅承載著對厚德善行的美好祝愿,更寄望將道德精神融入日常生活,激勵更多人以實際行動踐行美德、傳遞正能量。(戴威)
責任編輯:黃躍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