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華章 | 大國水利人物志之探源篇:溯源知水脈,探海利民生
【開欄語】
水是萬物之母、生存之本、文明之源。中華民族的發展史,一定意義上就是一部治水史。無數水利工作者前赴后繼,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守護著江河安瀾,滋養著中華沃土。讓我們隨著他們,走進水利人追溯江河源頭、探量山川湖海的傳奇故事。
水利測繪工作者是為水利工程做量尺的人。早期的楊愛明背著水準儀、經緯儀,跋山涉水,一走就是四十年。從三峽、烏東德、糯扎渡,再到南水北調中線、滇中引水,他讓萬里河山橫眼底,讓國之重器“活”起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和滇中引水工程,是世界最長線路和最大高差的調水工程。在測量工作中,他帶領團隊提出“窄分帶投影”和“適應高程變化的補償投影模型”,形成了一整套超長調水工程施工測量控制系統解決方案,填補了技術空白。
詳情點擊:https://m.jstv.com/news/2025/9/26/1421049456024825856.html
責任編輯:華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