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比十分之一,制造業為江蘇發展“強筋壯骨”
9月20日,2025世界制造業大會在合肥開幕,會上發布2025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榜單,江蘇54家企業上榜。
這一數據意味著全國每十家制造業500強企業中,就有一家來自江蘇,充分展現了江蘇制造業的雄厚實力和強勁發展態勢??v觀這份榜單,江蘇制造業企業不僅數量可觀,質量也在穩步提升。過去一年,500強企業總研發強度達到2.45%,擁有有效專利166.32萬件,其中發明專利80.38萬件,海外營業收入占比提高至19.10%。這些數據背后,是江蘇制造業持續轉型升級、創新驅動發展的生動寫照。
江蘇制造業能夠取得如此成就,并非偶然。首先,江蘇始終堅持制造強省戰略,將實體經濟作為發展的看家本領,形成了重視制造業、發展制造業的良好氛圍。其次,江蘇擁有完備的產業體系和強大的配套能力。全省制造業覆蓋31個大類、179個中類和609個小類,產業門類齊全,配套能力強大,形成了生物醫藥、物聯網、高端裝備等一批先進制造業集群。第三,江蘇持續加大創新投入,推動制造業向價值鏈高端攀升。同時,江蘇制造業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海外營業收入占比提高至19.10%,表明江蘇制造正在走向世界,參與全球競爭。江蘇依托長三角區位優勢,共建“一帶一路”,拓展國際合作,推動制造業企業更好地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然而,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江蘇制造業發展仍面臨挑戰。全球產業鏈重構加速,區域競爭日趨激烈,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依然存在,產業鏈整體處于中高端的格局尚未根本改變。面對新形勢新挑戰,江蘇制造業需要繼續砥礪前行,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動力。
下一步,江蘇應當多措并舉,進一步加強制造業發展。首先要強化科技創新引領,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圍繞生物醫藥、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重點領域,組織實施重大科技攻關,鼓勵企業增加研發投入,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其次要加快數字化轉型升級,賦能傳統制造業。推動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支持企業開展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建設智能工廠和工業互聯網平臺,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第三要培育世界級領軍企業,打造先進制造業集群。支持龍頭企業整合產業鏈資源,引領產業集群發展;鼓勵中小企業專注細分市場,成為“隱形冠軍”;構建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產業生態,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第四要深化改革開放,優化制造業發展環境。持續推動“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落實各項減稅降費政策,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激發企業家精神和創新活力。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占全國十分之一的制造業500強企業,是江蘇經濟發展的底氣所在。面向未來,江蘇應當繼續堅守實體經濟,堅持創新驅動,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為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強筋壯骨”,在新征程上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金勝)
責任編輯:彭羽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