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出臺經營主體集群注冊登記辦法
“集群登記”新模式破解創業經營難題
金山網訊 初創業規模小、房租壓力大,怎么辦?沒有固定場所,怎么注冊登記?市市場監管局近日出臺的《鎮江市經營主體集群注冊登記辦法(試行)》(以下簡稱《集群登記辦法》)明確,經營主體只需通過一家托管機構獲得合規注冊地址,便可完成登記,省去獨立租賃辦公場所的成本,讓低成本開辦企業成為現實。
市市場監管局登記指導處處長葛廣研解釋,根據鎮江新推出的“集群注冊登記”政策,從事電子商務、信息技術、文化創意的企業、個體工商戶或其他經營主體,以一家托管機構提供場所地址作為住所(經營場所)登記,在該住所集中辦公或由托管機構提供住所托管服務,組成經營主體集群。“集群登記不僅是登記模式的創新,更是降低創業門檻、釋放市場活力的關鍵舉措。尤其對資金有限、缺乏辦公場所的創業者來說,它能夠有效降低開辦企業的初期成本,提升登記便利性。”
此次出臺的《集群登記辦法》同時明確了托管機構和集群登記主體的責任,比如托管機構要為集群登記經營主體提供住所辦理注冊登記,并代理簽收公函、信件以及提供聯絡等活動。集群登記經營主體也應當配合、協助托管機構履行相關規定。
在注冊登記流程規范方面,《集群登記辦法》提出,托管機構在完成變更登記,以及與部分或全部集群登記經營主體終止住所托管服務的,都應當向住所所在地登記機關報備。
“相較于傳統模式,新辦法通過便捷的登記流程,進一步降低了初創企業的市場準入門檻,對資源有限的中小微企業來說,省去了傳統登記所需的住所證明及其他材料,可以讓企業能夠更快、更便捷地進入市場。”葛廣研介紹,集群登記模式帶來的便利性還體現在營業執照的辦理速度進一步加快,經營主體可以盡早獲得合法的經營資質,縮短了從申請到開業的周期。
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通過規范地址使用、完善信息公示和建立監管聯動機制,集群登記在放寬準入的同時并未放松管理。《集群登記辦法》要求托管機構履行日常管理責任,登記機關則通過“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專項檢查等方式實施監管,確保公平規范的市場秩序。
同樣值得關注的是,在實施集群登記過程中,鎮江市場監管部門注重制度創新與服務優化,通過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確保集群登記地址的規范使用,幫助企業合規經營。同時,以多途徑、多形式公布集群登記模式下注冊的經營主體信息備案材料,幫助建立更為完善的監管聯動機制。“我們將繼續推進制度創新與服務優化,讓更多經營主體輕裝上陣,真正實現‘低成本創業、高效率運營’,進一步優化鎮江營商環境,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記者 朱婕 通訊員 劉凌雪)
責任編輯:龔逍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