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文明實踐賦能基層 理論宣講綻放新彩
金山網訊 在新時代的征程中,鎮江以深化文明實踐為抓手,緊扣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線,廣泛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全市上下涌動文明實踐熱潮,有力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在基層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新思想文藝課堂”:理論宣講的生動實踐
“新思想文藝課堂”是鎮江文明實踐的閃亮品牌,成功探索出“理論+文藝+文明”的深度融合路徑,為理論宣講注入蓬勃生機。
精品創作,確保精準: 依托在鎮高校、市委黨校、社科聯資源,組織社科理論專家和文藝骨干精心打磨節目。通過召開12場創作研討會、5場征求意見座談會,推出36個市級文藝微宣講作品,嚴把理論關。作品形式豐富,涵蓋情景劇、清曲說唱、評書等,依托“強國復興有我”等群眾性主題教育活動,走進全市799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
分眾滴灌,入腦入心: 針對不同群體,實施分眾化、互動化宣講。如小品《文明在身邊》,通過講述身邊故事生動傳遞文明理念。這種“精準滴灌”方式,讓黨的創新理論有效觸達不同群體。
形式創新,深化效果: 創新采用“1個節目+1場解讀+1份感悟”的演出模式,主持人化身宣講員。70余場活動線上線下覆蓋超8.1萬人次。作品如《把成績寫在大地上》,生動展現趙亞夫、糜林、魏巧等投身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感人事跡,以“身邊人講身邊事”提升宣講實效,讓理論宣講既“有滋有味”又“入腦入心”。
機制保障,長效推進: 印發《“新思想文藝課堂”文明實踐主題活動實施方案》,建立節目創作、講稿審核等四項工作制度。編印“一套教材”提供宣講模板,打造“百姓演給百姓看”的可持續模式。已培育53支群眾身邊的理論文藝團隊,創排節目超100個,持續擴大覆蓋面和影響力。
各地聯動:理論宣講百花齊放
鎮江各市區理論宣講活動同樣精彩紛呈,各具特色:
世業鎮:“游”理有“句”融合宣講: 在四季春農業園,理論宣講志愿者結合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全國兩會精神,聯系農業園發展實際,介紹鎮情、闡釋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意義,并通報民生實事與產業項目進展,增進群眾對地方發展的了解與互動。第二期聚焦青年成長,在世業村老圩自然村,村團支部書記洪磊分享特色田園鄉村建設成果與工作感悟,激勵青年在鄉村振興中挺膺擔當,凝聚青春動能。
正東路街道:“理好!正東”校地聯動: 以“黨音潤萬家?共赴現代化”為主題,創新校地聯動模式。組織代表參觀華為(鎮江)數字創新中心,感受科技賦能;基層黨群代表觀看理論宣講訪談。江蘇科技大學教師楊婷作《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宣講,京口區委黨校教師嚴子嵐結合區情作《最是幸福學府路》宣講,社區黨員代表分享感悟,為參與者帶來思想盛宴,凝聚奮進合力。
句容農商銀行:“講好身邊故事”演講比賽: 以“講好身邊故事,凝聚奮進力量”為主題,來自各條線的選手聚焦服務“三農”、助力鄉村振興,講述身邊榜樣服務地方發展的真實故事,讓榜樣精神可感可學,激勵全行員工汲取力量,投身地方經濟與鄉村振興。
“理響曲阿”宣講團:深入基層精準宣講: 深入華甸社區、東青村、祈欽村,開展“傳承百年精神譜系 踐行時代使命擔當”主題宣講。宣講員分別圍繞“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結合社區治理、民生實例)、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結合村莊資源談鄉村振興)、文化自信(挖掘本地傳統文化助力鄉村)展開,為基層注入思想動能。
丹徒區:“理響丹徒?庠門學堂”多元實踐: 高橋派出所民警走進“圓夢學堂”暑托班,通過趣味互動、情景模擬開展“珍愛生命,預防溺水”宣講;江蘇大學法學院“蘇維埃宣講團”走進京江村,以“理論促實踐 思想惠人民”為主題,結合歷史與鄉村實際宣講,并輔以互動問答、案例分析,深化群眾對黨的歷史和新時代思想的理解。
深化實踐:培育價值、倡樹新風、傳承文化
培育踐行主流價值: 茅山風景區暑期開展系列活動。茅山村聯合江蘇大學實踐隊開展“家風潤童心 實踐育新人”活動,提供課業輔導、講述家風故事、舉辦親子溝通分享會;夏林村實踐站開展“書香墨韻護新苗”活動,普及“護苗·綠書簽行動”知識,組織書法體驗與綠色閱讀,為青少年送上“文化清涼禮”。
持續深入移風易俗: 茅山風景區潘沖村開展“拒絕‘升學宴’,打造清風‘畢業季’”宣傳,通過視頻、宣傳單、講解危害,引導群眾轉變觀念。黨員帶頭承諾,志愿者入戶倡導以簡約、文明方式表達感恩,抵制鋪張浪費。
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姚橋鎮“文明集市”活動中,非遺傳承人現場展示并指導社區幼兒園孩子體驗“泥叫叫”制作技藝,感受傳統文化魅力。丹徒區借“點亮星夜”活動開展中醫文化夜診服務,醫護人員在廣場提供中藥茶飲、拔罐、推拿等,讓群眾在納涼中體驗中醫,推動適宜技術普及,賦予傳統文化生活化表達。
鎮江通過“新思想文藝課堂”及各市區豐富多彩的理論宣講與文明實踐活動,在理論學習、政策宣傳、價值培育、文化活躍、移風易俗、文化傳承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未來,鎮江將繼續深化文明實踐,不斷創新形式與內容,讓文明之光照亮每個角落,讓黨的創新理論在基層持續綻放光芒,為地方發展和民族復興凝聚強大精神力量。(凌霄 繆藝)
責任編輯:彭羽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