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企和諧 “橋”連兩端 海關執法有力度更有溫度
“我們不理解,為什么不能按照我們的要求寫上備注?”近日,鎮江海關對某企業出境羽絨制品簽發《獸醫衛生證書》時,因企業人員不了解證書擬制原則,提出了“特殊”的簽發要求。鎮江海關黨員先鋒調解隊成員認真傾聽企業訴求、耐心宣講證書擬制原則、指導企業準備材料,在此基礎上為企業簽發證書,得到了企業的理解和肯定。
這是鎮江海關積極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鎮江海關強化黨建引領,注重就地化解矛盾,讓海關執法不僅有力度,更有溫度。“隨著企業、群眾的愿望訴求多樣化、復雜化,我們在化解矛盾的同時也注重對企業、群眾的心態調整,達到以心治促法治的目的。”黨員先鋒調解隊成員說。
為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鎮江海關全力推進“一個工作室+一支隊伍”的矛盾化解模式,從重點業務科室選取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黨員,組建“黨員先鋒調解隊”。隊伍由2名公職律師,1名心理咨詢專業背景人員和9名執法一線業務骨干組成,保證各重點業務科室都有隊員“坐鎮”。
“有些進境船員會攜帶一些禁止入境的肉制品、干燕窩,按照規定我們是要截留的。遇到一些不理解、不配合或是情緒激動的船員,我們會引導到‘潤心橋’工作室,先緩解情緒再進行普法教育,做到講法講理又講情。”黨員先鋒調解隊成員于棟說道。立足鎮江口岸業務特點,鎮江海關在一線執法科室較集中的鎮江口岸聯檢服務中心設置“潤心橋”調解服務工作室,使之成為企業訴求的“問診室”、普法教育的“推廣室”、矛盾爭議的“終點站”。
“感謝海關的批評指正,我回去一定認真學習申報要求,規范申報。”今年5月,鎮江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二科關員發現綜保區內某物流企業存在申報不實、影響海關統計的情況,隨即與該企業報關員取得聯系,充分聽取其解釋說明。結合實際情況、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海關作出不予行政處罰決定,同時對其進行教育。鎮江海關堅持將“說理式”柔性執法貫穿海關執法全過程,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保障海關執法有力度又有溫度。
海關是守衛國門化解矛盾糾紛的前沿陣地。今年以來,鎮江海關堅持前端預防,開展法治體檢、合規引導、政策宣講等活動20余次,協調解決難點問題12個;堅持中端解紛,利用靶向普法、主動披露等方式化解矛盾爭議19起;堅持末端筑基,做好案后回訪,案件總結,提煉化解經驗,持續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記者 陶立波 通訊員 徐群)
責任編輯:邱晨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