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體檢”報告出爐—— 全市營商環境呈現“五更”好狀態
近日,市營商辦對照新版省級評價標準,對全市上半年營商環境進行“體檢”。從“體檢”報告看,全市營商環境全面提標升級,呈現出政務服務更便捷、服務企業更貼心、減負舉措更高效、監管執法更暖心、法治保障更全面的“五更”好狀態,讓企業和群眾有看得見、摸得著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優質的營商環境是城市形象的“金名片”。上半年,各牽頭單位持續發力,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部分任務超序時推進,達到省評價要求。其中,獲取金融服務中信貸獲得率、平臺企業信貸服務覆蓋面等已超省定標準。
另有部分指標數據顯著提升。我市勞動力資源一二季度爭議調解結案率分別為85.04%和92.34%,遠超省評價要求。上半年,全市實現創業帶動就業2.02萬人,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82.4%;納稅留抵退稅平均辦理時長1.68天,遠低于省評價要求的7個工作日以內,非接觸辦理率98.23%,納稅人繳費人評價滿意率100%。
完成評價指標是表象,解決企業、群眾提出的問題,提升滿意度、獲得感是根本。上半年,全市30余家部門共同開展“惠企‘鎮’行”服務企業調研走訪活動,累計走訪企業300余家(次),收集解決100余項問題。
在此期間,針對索爾維(鎮江)化學品有限公司、道達爾潤滑油(中國)有限公司、鎮江中遠海運物流有限公司等企業反映的土地、人才招聘、道路運輸、市場開拓等方面問題,相關單位分別回應和解讀并將持續跟蹤。對于無法現場解答的問題,市發改委根據問題閉環解決機制,從企業需求出發,實現解決和解答同步推進,增強企業的獲得感。
不久前,《鎮江市關于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印發實施,針對民營企業家關心的“有溫度”執法、融資需求、用工訴求等,《方案》均給出了解決途徑,并明確將民營企業家訴求落實情況納入營商環境考核。
監管執法更暖心,“體檢”報告的數據也佐證了這一點。上半年,全市辦理免罰輕罰案件3200余件,涉及金額2800余萬元,開展行政指導1700余次,涉及企業1800余家。
“上半年,各地持續加大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力度,積極主動作為,涌現出一批特色亮點工作。”此次“體檢”同時對各板塊的營商環境工作作出了評價。
丹陽市率先在全省范圍內開展基于不動產登記“一碼+”的三維地籍建設,精簡流程,實現交地即發證零材料服務,推動不動產登記效率顯著提升。句容市與常州市金壇區開展跨區域、跨部門聯合監管工作,提高執法效能;創建“一鎮一品”政務服務品牌并在全市推廣。揚中市實行國有土地使用權及房屋所有權首次登記零材料、零等待、零次跑“三零”發證,探索“潮汐窗口”服務模式,大幅壓減企業群眾辦事時長和辦事成本。
今年全省營商環境改革事項清單共84項任務,有33項涉及我市。“體檢”報告顯示,上半年我市已形成制度性成果的有10項,其余事項均在有序推進。(何煒歡 記者 朱婕)
責任編輯:王雪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