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延續“綠色文脈” 焦山六株古樹恢復健康狀態

7月19日,記者從焦山景區了解到,景區二期古樹維保項目已于近日完工。經過維保修復,6株古樹恢復健康,目前長勢良好。
古樹名木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文化、生態、科學研究和經濟價值。焦山景區共有古樹名木24株,本次保護工作主要對古銀杏0001、古楓楊0006、古國槐0012復壯保護,對古銀杏0002、古銀杏0003、古楓楊0009等樹木的樹池擴大施工。
景區工作人員介紹說,古樹“上了年紀”,樹干部位因樹體老化、病蟲害危害以及枯枝斷裂等影響,產生了一些樹洞,如果不及時對樹洞進行填充,樹洞將擴大延伸、內部腐爛、慢慢干枯,影響樹體生長,此外,樹干空洞也會造成安全隱患。另一方面,古樹的樹冠面積通常較大,樹冠投影下又有大量硬質鋪裝,不及時擴大樹池,會導致延伸的根系長期不透氣、不見光,這也是導致古樹長勢逐年變差的原因之一。
確定“病因”后,焦山景區定制了《2024年焦山公園二期古樹維保方案》,并請專家對方案進行評審和驗證。經過多輪驗證、修改,維保工作于5月17日正式開展。“我們先用特制的鏟子等工具對樹木空洞進行清腐,再噴施殺蟲劑、涂刷防腐劑,最后對傷口進行保護。”工作人員指著一處樹洞說,這一過程就和清理人類傷口一樣,一定要先將傷口清理干凈,清除病灶,再進行后續修復,“露在外面的傷口,直接進行保護即可,對于朝天洞,則要用發泡劑等進行防水保護。”
最后,工作人員用鋼材對古樹進行捆扎,再用軟連接的方式進行牽引以減少樹干分裂。擴大樹池工作,則要先清除表面原有草坪,增加樹根系上層透氣、透水性。再在樹池范圍內開挖復壯溝,放入通氣管,改良根系周邊土壤,放入防除地下害蟲的藥物。最后在土壤表面蓋上火山巖,以增加土壤松透性及美化。經過修剪后的古樹,枝丫整齊美觀,也減少了安全隱患,避免枯、死病枝掉落對游客造成傷害。景區工作人員表示,后續將安排專人負責后期的日常管護、保養,建立古樹保護的長效機制,讓古樹名木永葆生機,展現焦山景區生態之美、文化之美。(記者 單杉 通訊員 楊越)
責任編輯:耿業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