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實干,“發改行動”交答卷
上周一,市發改委“198”組團工作推進會如期舉行。會前,9個工作組團組長處室,收集梳理了本組聯絡處室和單位下周重點工作,在推進會上匯報交流,重點難點問題當場統籌協調、部署推進。
作為綜合經濟部門,發改委承擔的各項任務涉及面廣、工作量大。市發改委主任談沁磊介紹,發改部門構建完善“198”工作體系,將全委32個處室分成項目建設、產業協調、營商環境、雙碳驅動、民生及價格、戰略規劃、糧食工作、軍地融合、綜合保障等9個組團,對接服務8個板塊,并且每周召開推進會,研究重點任務、統籌關鍵事項。“跨處室聯動的工作組團模式,打破了工作推進的壁壘,拓寬了大家的思維、視野,實現了團隊協作能力和綜合業務素養同步提升。”
“198”集中力量辦大事,只是市發改委強化“發改工作”與“人大部署”同頻共振的一個縮影。尤其是今年以來,圍繞市人大“堅定信心推動實干”專項行動部署,發改部門同步跟進、同向發力,以服務項目、服務企業、服務園區的“三服務”舉措,將“人大部署”轉化為“發改行動”。
6月22日、周六,談沁磊帶隊,“24干將”綜合服務團隊赴丹徒區,深入一線看進展、問需求、解難題、促發展。“周末不打烊,服務項目不斷檔”,發改部門及時破解制約項目簽約、建設、投產的堵點難題,精準推進重大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落地落實。
2022年以來,全市省、市重大項目累計完成投資分別超120億元、1400億元,均超額完成年度目標。2023年全市招引的3個百億級項目中,2個為發改部門牽頭推進的能源項目。
發改部門在全省率先推出“前評估-后評價”機制,實現從項目落地前到達產后的全流程管理。2022年以來,累計評估項目154個,對160多個項目實施后評價。由此,優秀項目占比、項目畝均產出等指標不斷提升。
如何在培育特色亮點上下功夫,求成效?“發改行動”給出答案。
擦亮金字招牌!碳達峰碳中和2023金山峰會順利舉行,簽訂產業、金融等領域合作協議金額超750億元。同時,發改部門牽頭提升碳管理平臺影響力,“提升‘雙碳’平臺,助推節能減排”特色做法被《新聞聯播》報道;發力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加快建設以侖山湖、石碭山為代表的抽水蓄能電站集群,五峰山“交改直”等一批重點能源項目支撐作用不斷加強。
打造“增長極”!開發園區是產業強市的主陣地、項目攻堅的主戰場。2021年7月,由市發改委牽頭,我市在全省率先啟動全市域開發園區整合優化提升工作。目前,我市已形成由10個主體開發區、11個輻射聯動園區、5個提級管理園區組成的“10+11+5”開發園區發展體系,2023年省、市重大制造業項目入園率超過90%,全市域“一區多園”管理體制改革入選中國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市委、市政府將今年確定為‘園區建設提升年’,今年全市開發園區新招引億元以上項目總投資較上年增長10%以上,新招引項目符合‘四群八鏈’產業占比達80%以上;市級重大制造業項目入園率提高至90%以上。“談沁磊表示,發改部門將持之以恒推動項目向園區集聚、政策向園區集成、資源向園區集中、企業向園區轉移,使園區真正挑起經濟發展大梁。
強服務提效能!政府搭臺,政銀企三方協力,金融活水正為重大產業項目建設注入源源動能。自2022年起,市發改委、人行鎮江市分行、國家金融監管總局鎮江監管分局主導,搭建常態化政銀企合作平臺,制定了重大項目、綠色金融和普惠金融三項“白名單”工作機制。截至2023年底,舉辦14場對接活動,先后發布了4批“白名單”,392家列入“白名單”企業(項目)獲得授信710億元,貸款340億元。
在此基礎上,今年我市將創新建立“科技、養老、數字”金融助企項目清單,計劃舉辦重大項目、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數字金融、普惠金融和養老金融6場政銀企對接活動,引更多金融活水賦能高質量發展。
“強信心、暖人心、筑同心”,去年的服務企業調研走訪活動取得了積極成效,今年市發改委和市委市級機關工委會同全市29家重點職能部門,繼續開展“惠企‘鎮’行”服務企業專項行動。截至6月17日,全市30家部門累計走訪企業238家,收集問題73件,根據問題閉環解決機制,主動從企業需求出發,解決和解答同步推進,切實增強企業的獲得感。(記者 朱婕 通訊員 姚秀峰 梅康凱)
責任編輯:王雪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