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強市行動方案2024年工作要點》出臺 聚焦“876”,把創新“路線圖”變成“實景圖”
金山網訊 不久前,《鎮江市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強市行動方案》出臺,勾畫了鎮江新一輪創新發展的藍圖。近日,呼應行動方案,市政府辦正式下發《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強市行動方案2024年工作要點》(下稱“工作要點”),力求通過加快實施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傳統產業煥新“876”創新引領工程,志在把創新發展的“路線圖”細化為“施工圖”,進而變成“實景圖”,奮力建設全國重要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基地。
“《鎮江市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強市行動方案》是市委、市政府貫徹落實‘四個走在前’‘四個新’重大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舉措。”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肖敬東表示,文件印發實施以來,科技部門第一時間推動召開新聞發布會,加強方案宣傳解讀,牽頭制定工作要點,聚焦“876”創新引領工程實施,會同有關部門確定了2024年重點目標任務和重點任務清單,合力推進方案落地見效。
著眼于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此次下發的工作要點,將創新引領產業強市行動方案2024年重點工作細化分解為“以新質生產力培育引領產業強市”“以全鏈式創新布局賦能產業強市”“以高品質創新生態助推產業強市”三大類共30項工作要點以及16項重點指標,涉及全市12個職能部門。
如何以新質生產力培育引領產業強市?工作要點提出,打通產業鏈條,聚焦“四群八鏈”“卡鏈處”“斷鏈點”,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100項以上,實施市重點技改項目150項以上。肖敬東表示,科技部門將聚焦我市重點產業鏈“卡鏈、斷鏈”點,深化“揭榜掛帥”“賽馬”等新型攻關機制,加快突破一批產業“卡脖子”技術。“我們將科學安排科技創新專項資金,加大對產業鏈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支持力度,加快推動四群八鏈、‘876’工程重點產業、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突破。”
上周,在市科技局牽頭組織下,“船舶海工裝備產業鏈走進江蘇科技大學”活動順利啟幕。這也是“四群八鏈重點企業走進駐鎮高校”的第一場活動,開啟了一場技術需求與成果轉化的“雙向奔赴”。根據工作要點,包括此項活動在內,今年我市將組織2024年度“高校院所走進鎮江產學研合作大會”“在鎮高校專利成果推介會”等系列產學研活動,有針對性征集高校院所科技成果1000項以上,促成產學研合作項目550項以上。并優化校地會商機制,推動企業走進駐鎮高校,促進校地融合、產教融合,推動江蘇大學、江蘇科技大學等在鎮高校科研成果就地轉化,持續提升我市產業核心競爭力。
制定出臺鎮江市重點實驗室高質量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實施企業研發機構高質量提升計劃,布局建設概念驗證中心……工作要點明確,以全鏈式創新布局賦能產業強市。突出系統謀劃,科技部門著力構建全鏈式創新體系,尤其加強創新平臺系統布局,增強創新策源力。“我們將支持江大、江科大創建國家級研發平臺,積極組建創新聯合體、概念驗證中心等,全年新增省級以上研發機構20家以上,大力推動‘創新研發—成果轉化—產業應用’全鏈式創新布局。”工作人員表示。
創新引領產業強市關乎全局,必須確立思想共識和行動共識,齊心協力構建生命力旺盛、根植力強大的產業創新生態圈。工作要點提出以高品質創新生態助推產業強市,明確加強與南京都市圈高校院所、研發機構、創新平臺、科技園區的深度合作,開展G312產業創新走廊課題研究,推進“研發在南京、生產在鎮江”合作,吸納更多科技成果落地轉化。同時,持續開展“科技金融進孵化器”等政銀企對接活動,促進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全年為企業提供科技貸款超20億元。
有了“施工圖”,如何將其變成“實景圖”?對此,市科技局綜合計劃處有關人士表示,工作要點與全市“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制造強市鎮江行動方案2024年工作要點等相互銜接,“我們對涉及的工作要點按季度進行措施分解,明確任務分工,確定責任表,力求做到每項工作可量化、可考核。目的就是要全力以赴深入實施‘876’創新引領工程,推進科技創新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真正把創新驅動‘關鍵變量’轉化為引領產業強市的‘最大增量’,建設全國重要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基地,為江蘇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作出鎮江貢獻。”(記者 陳志奎 通訊員 李海瀅 許開飛)
責任編輯:王雪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