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萬家燈火 奏響社保強音
社會保險一頭連著萬家燈火,一頭連著國計民生。從全市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繳費率達97.1%到全市率先上線運行職工退休跨部門關聯事項“一件事一次辦”,從全市6家主要醫療機構加入工傷醫療費聯網結算體系到全市6家基層服務平臺入選“暖心居保”服務品牌創建省級試點……2023年上半年我市社會保險體系不斷健全完善,保障覆蓋范圍持續擴大,經辦服務邁上新臺階,為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貢獻了強有力的人社力量。
擴大保障范圍 守護“千家萬戶”
“我是一名靈活就業人員,之前以為養老保險只要繳滿15年就行了,前兩天市社保中心來我們社區開展政策宣傳活動時,我才知道養老保險‘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原則,為了退休后能有個更好的保障,我還是應該在能力范圍內堅持長期繳費、高標準繳費。”個體工商戶張女士說到。
提高參保繳費的連續性、長期性,既是社會保險體系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參保人在退休后享受更優質待遇的前提條件。上半年,市人社部門開展“參保擴面”專題調研,強化宣傳引導、加強數據賦能,堅持全市上下統一部署、統一指揮、統一行動,一體推進各險種參保擴面,織牢織密社會保險保障網。聚焦小微企業、新業態從業人員、靈活就業人員等重點群體,舉辦社會保險進社區、進企業、進商戶等活動近20場,引導群眾“盡早參保、持續繳費”,全市基本養老參保繳費率達97.1%,企業養老保險參保人數70.99萬人。擴大職業傷害保障范圍,積極落實優先參加工傷保險政策,全市工傷保險參保人數74.86萬人,2432名非全日制、超齡人員、實習生和基層快遞員優先參保,建筑行業新開工項目100%按項目參保。落實城鄉居保特殊群體代繳工作,加快推進城鄉居保集體補助試點,引導城鄉居民選擇更高繳費檔次,做好新老征地辦法銜接,確保新增被征地農民“應保盡保”。
創新人社服務 彰顯“民生本色”
“真方便啊!”在市人社服務大廳辦理職工退休手續的王大媽感嘆到。“只要在人社窗口填一張表單、交一套材料,不僅可以辦理人社部門的退休事項,還能聯辦提取住房公積金、醫保在職轉退休、獨生子女獎勵3個其他部門的事項,省得我在多部門間來回跑腿了。”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上半年,市人社部門緊盯群眾在辦理人社業務中的急難愁盼問題,加快社保經辦一體化、規范化、數字化建設,推出一批創新性的服務舉措,市人社綜合服務大廳以2022年全市第一名的成績蟬聯市“最佳政務大廳”稱號。加快推進“養老保險事項全流程信息推送標準化”國家級試點,完善社保“一件事”標準體系,推動社保業務全市“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牽頭多部門在全市率先推出職工退休等3個跨部門關聯事項“一件事一次辦”服務,申報材料和跑腿次數平均減少75%以上,辦理時間平均縮減70%以上,目前已辦理職工退休“一件事”1115件,實現人社服務“大升級”“大提速”。提升社保經辦數字化服務能力,推廣“網上辦”“掌上辦”,構建以數據比對為主、智能認證為輔、社會化服務為補充的待遇資格認證“靜默、無聲”模式,市區資格認證完成率達99.12%。以社區(鄉鎮)基層平臺為抓手,提升城鄉居保經辦服務能力,潤州區官塘橋街道等全市6家單位入選“暖心居保”服務品牌省級試點名單。
社保惠企行動 助力“揚帆破浪”
“過去如果遇到職工工傷我們企業需要先行進行墊資,這會讓我們中小企業本就不富余的現金流更加吃緊,直接影響企業的生產運營,”企業人事專員吳經理說到,“自從工傷保險醫療費聯網結算以來,工傷醫療費直接由社保中心和醫療機構結算,我們企業不用墊資、職工也不用再去報銷,真是幫助企業和工傷職工辦了件大好事。”
企業是市場的主體,好的營商環境是企業賴以生存的陽光、水和空氣,須臾不能缺少。上半年,市人社部門深入實施社保惠企行動,重點聚焦影響企業運營的制度性成本,以更優質的人社服務,讓營商“軟環境”成為企業發展“硬支撐”。確保各項惠企政策精準直達,延長2022年階段性降低社保費的補繳時限,允許企業采取分期、逐月或一次性補繳的方式于今年12月31日前補繳到位,下浮工傷發生率和支繳率均較低企業的工傷保險浮動費率,惠及全市24514家。打造高效便捷的服務名片,進一步減材料、壓時限、縮事項、提速度,為企業推出臨退休職工提前6個月檔案預審上門服務,變職工退休“申請辦”為“上門辦”“提醒辦”,現已為港務集團、金東紙業等8家企業預審職工檔案300余份。織牢織密職工工傷防護網,將市一院、市四院等6家主要醫療機構納入工傷保險醫療費聯網即時結算體系,有效破解工傷醫療企業“墊資難”、職工“報銷煩”,全市安排工傷預防資金208.53萬元,為危化品、建筑業、塵肺病等重點行業開展上門工傷預防,提升企業工傷預防能力。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下一步,市人社部門將加快推進社會保險領域各項改革任務,持續健全完善社會保險體系,強化數據賦能、部門協同,持續擴大保障范圍,加快人社服務數字化轉型,拓展社保業務“就近辦”服務網點,提升重點行業工傷預防能力,創新推出各項惠企便民服務舉措,用社會保險體系筑牢民生基石、守護千家萬戶。
責任編輯:董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