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減排優化能源結構,填補東部集中供熱空白 35公里供熱管網輸出綠色熱量
金山網訊 “管道蒸汽壓力已達到1.6兆帕,開啟閥門!”8月4日12時56分,鎮江新區橫山路孚能科技(鎮江)有限公司正門口,隨著指揮人員一聲令下,攀上2米高操作平臺的兩名工人,合力開啟蒸汽閥門為企業供熱。至此,歷時1405天建設、全長35公里,以天然氣替代煤炭為燃料實現集中供熱的鎮江東南片區供熱管網,正式啟用。
鎮江東南片區供熱管網項目由江蘇宜聚能源管理有限公司和江蘇鎮江燃氣熱電有限公司共同建設,投產后年供熱量約116萬噸,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4.26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4萬噸。“項目啟用徹底改變了新區東部無集中供熱的歷史,將有力保障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重點企業清潔低碳的用汽需求,對全市調輕、調優能源結構具有重大意義。”鎮江新區經濟發展局局長管理說。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迎看來,該項目投產是鎮江在生態文明思想指導下,堅定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積極挖掘減排潛力,探索多方共贏新模式的生動案例。“天然氣相比煤炭更低碳,熱電聯產相比分開單純的發電和供熱,具有靈活性較好和燃料利用效率較高等優勢,是先進的能源利用技術。政府協調整合各方資源,打通各環節可能存在的壁壘,集中供熱實現了供需雙方和全社會節能減排的多方共贏。
孚能科技是鎮江新能源領域的規上企業,動力電池出口是公司的主營業務。“出口的新能源產品,要求在生產期間使用的水、電、汽等能耗必須具有一定的綠色低碳指標。現在熱源燃料由煤炭切換為天然氣,企業生產區域的能源使用全部實現綠色低碳化。”孚能科技工務科副經理周靜認為,用上集中供熱,綠色低碳指標改善后,將顯著提高企業新能源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力。
鎮江東南片區熱網管道啟用當天,蒸汽也同時進入我市龍頭企業——鎮江奇美化工有限公司內部的供熱管網。實現集中供熱后,不僅助力企業節能減排,也降低了生產成本,奇美化工公用部經理陶紅暾介紹:“企業每年用汽量約為30萬噸,自己開鍋爐供熱,一年用汽成本超億元,集中供應后成本約為8700萬元,一下就降了1000多萬元。”
“包括奇美、孚能這兩家年產值超百億元的企業在內,今年鎮江東南片區供熱管網將陸續為9家企業集中供熱,后續還有17家企業進網。”宜聚能源董事長范孝強介紹,“我們將繼續瞄準節能降耗,持續優化能源結構,提高清潔能源供給能力,為產業強市提供充足的低碳熱力保障。”(記者 潘宇琴 李明明 通訊員 張浩 徐澤楠)
責任編輯:王雪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