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徒:錨定“主攻點”構建特色現代化產業體系
金山網訊 推動高質量發展,重中之重是推動產業體系現代化。今年以來,丹徒區抓好重點產業培育這一“主攻點”,通過推動載體提質增效、促進政企良性互動、培育企業創新主體“三駕馬車”,全力打造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建筑業和綠色建材、高端裝備制造、高性能材料、食品醫藥、現代物流、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重點產業,加快構建丹徒特色現代產業體系,形成獨特的比較優勢、競爭優勢。
載體提質,產業集聚“蓄”動能
項目從核準到取得施工許可僅耗時32個工作日。奧聯榮創產業園工程總監呂忠明在經歷了“丹徒速度”的體驗后,難掩喜悅。“這是我參與眾多項目報建以來,審批速度最快的一次。”
奧聯榮創產業園位于丹徒區榮炳鹽資源區鄉村振興示范園B區,占地86.98畝,總投資3.5億元,是丹徒區首個工業化產業園項目。項目規劃主導產業為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將引入新能源汽車配套領域中小微科技成長型企業26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5家、規上企業8家、行業隱形冠軍1家,年畝均稅收預計達到30萬元。
產業載體建設是丹徒區培育產業集群的重要手段,通過載體轉型帶動產業升級、載體創新推動技術創新、載體優化拓寬發展空間,激發專業特色園區在高質量發展中的帶動引領作用。為此,丹徒編制了開發園區整合優化提升實施方案,將原有11個園區整合為主體園區1個、輻射聯動園區2個、提級管理園區1個,進一步實現產業、空間、資源整合。其中,主體園區丹徒經濟開發區重點發展綠色建材、高性能材料產業;輻射聯動園區丹徒高新技術產業園重點發展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鎮江生態汽車產業園重點發展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產業;提級管理園區榮炳電子與精密制造產業園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通過高起點規劃設計、高質量集聚項目、高效能管理服務,打造一批具有特色優勢和影響力的產業集群、產業基地,蓄積推動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能。
政企互動,營商環境“合”推動
“已經做了區域評估,企業還要不要做水土保持?”“拿地即開工需要企業提前做哪些審批?”“我們單位哪些崗位需要辦理綜合計時審批?”……日前,丹徒區行政審批局牽頭,組織相關窗口單位與丹徒經濟開發區20余家重點企業進行面對面的“供需”交流,把服務“沉下去”,讓問題“浮起來”。
為了把營商環境“軟實力”轉換成丹徒發展“強動力”,該區聚焦重大項目全過程、產業發展全鏈條、企業生命全周期,著力打造“時時配合,處處用心,事事得宜”的“合心宜”營商環境品牌,讓“放管服”改革成果充分體現在市場主體的獲得感之中。
今年4月,丹徒區42名營商環境監督員持證“上崗”。這支隊伍由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企業負責人和基層干部組成,專門為營商環境“揭短”“挑刺”,及時反饋市場主體和社會各界在項目落地、企業生產運營等方面的意見、建議, 著力破解影響營商環境的堵點痛點難點問題。
同時,為了護航重點產業項目加速落地投產,該區成立重點產業專班,由掛鉤區領導擔任各產業專班班長,高位推動研究解決重大問題,合力構建產業發展良好生態。
精準施策,梯度培育“巧”布局
“起吊!”在位于丹徒區上黨鎮的江蘇元灃機械設備有限公司,一輛大型懸臂起重機將一段長達15米的鋼結構緩緩吊起……江蘇元灃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是國內為數不多、能夠自主制造布纜設備的企業。經過兩年的精心準備后,由該公司承擔的國家重點項目——遠海布纜核心設備正式投產。“純電動是我們布纜設備的優勢所在,比起使用液壓油的設備具有同步性好的特點,已通過國內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認定。”該企業負責人朱奎元介紹。
近年來,丹徒涌現出許多極具特色且實力不凡的中小企業。為讓這些優質企業擁有更加清晰的發展路徑,丹徒區經發局牽頭制訂了工業企業“梯隊培扶”三年行動計劃,圍繞價值鏈、企業鏈和空間鏈三個維度,以重點突出、精準施策為原則,計劃到2025年,培育一批規模以上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和上市企業,鑄造新引擎,打造新優勢。
當前,如何推動丹徒區特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駛入“快車道”?丹徒區委書記毛健表示,將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緊抓二季度重要窗口期,全面落實各類惠企政策,精準高效為企業送服務、解難題,著力打造優質營商環境,全力構建政企協同發展的良好生態,“毫不動搖堅持‘產業強區’第一戰略,為全區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產業支撐”。(記者 崔寧華)
責任編輯:龔逍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