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法院兩年化解不良債權4.7億余元
精準救企助企“破局”重生
金山網訊 近日,句容市人民法院召開破產審判新聞發布會,發布2021年、2022年該院審結破產案件48件,化解不良債權4.7億余元,盤活土地廠房面積2.19萬平方米,實現91家“僵尸企業”順利出清,最大化“釋放”出破產審判的制度價值,強化了司法服務優化營商環境的能力。
在人們的印象中,破產似乎不是一件好事。事實上,隨著現代化企業制度的深入和社會經濟的發展,破產是一種符合市場規律和法治原則的不良資產處置方法。據句容法院民二庭庭長楊惠玲介紹,經過嚴謹法律程序的執轉破、破產重整,可以有效避免債務人企業的惡意逃避債務,保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同時也有利于優化債務人企業的資產負債結構,挽救其經營困境,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
以句容法院裁定受理的江蘇躍進農用車有限公司破產重整案為例,當時,該公司債務人已經嚴重資不抵債,即使將資產變現,其實際資產價值還會大幅度下降。為了實現危困企業再生,最大限度保證企業職工就業,句容法院與破產管理人、債權人、原出資人多次商議,引進有實力、看好企業前景的第三方進行重組,經過一系列規范的法律流程,江蘇躍進農用車有限公司不僅“活”過來了,近年來生產經營狀況逐步好轉,實現了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預期目標。
按照繁簡分流、快速高效原則,將“僵尸企業”快速清出市場,則可加速推動過剩產能化解,助力提高市場活力,優化營商環境。2022年4月22日,句容法院裁定受理句容農商銀行對句容三奇公司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的破產清算申請。該案審理過程中,法官發現三奇公司明顯缺乏清償能力,且該公司實際早已不再經營,無人員安置問題,屬“空殼公司”。句容法院通過建立微信工作群的方式,將法官、管理人、債權人等匯聚成“群”,僅用45天即完成裁定終結破產程序。
近年來,句容法院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大局,一手強化破產前風險評估、研判,通過引導推動企業自行重整重組;一手抓破產案件受理、審理,提高破產審判專業化水平、促進經濟轉型發展,充分發揮破產重整制度有序退出和有效救治功能,著力打造與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相適應的破產審判工作格局。(翟進)
責任編輯:龔逍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