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擦亮“企業娘家人,鏈上先鋒行”品牌 服務成“環”,“四群八鏈”聚力發展
金山網訊 剛剛過去的3月底,亞洲最大銅版紙生產企業金東紙業,順利拿到一份項目節能審查意見書。這為企業即將上馬的技改項目及時鋪平了開工建設之路。
“項目攻堅突破年”的鎮江,“快”成為經濟運行特別是項目工作的主旋律。保障發展領域節奏“快”的,是公共服務乃至營商環境的“優”。今年以來,金東紙業順應市場需求和企業需要,投資2.57億元實施特種紙技術改造項目,項目建成后將新增年產28萬噸特種紙的生產能力,從而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降低資源消耗。
為保障這個“環保多金”的好項目順利實施,市工信局強化項目跟蹤服務,多次上門“一對一”輔導企業的項目節能審查報批工作,并由局分管領導帶隊赴省工信廳專題匯報,最終大大縮減了項目審批時間。對于工信部門既快又優的“到家”服務,金東紙業負責人連連豎起大拇指。
優質服務令企業點贊,已是市工信局作為“企業娘家人”的慣常待遇。近年來,我市大力實施產業強市“一號戰略”,著力培育發展“四群八鏈”產業。圍繞“四群八鏈”的做強做大,市工信局基于多年服務企業的經驗做法,不斷創新服務、優化服務,逐漸打造形成“企業娘家人,鏈上先鋒行”的服務品牌。去年,在市機關作風效能領導辦公室組織實施的深化“三個爭創”活動中,該品牌獲得“十佳服務品牌”榮譽。
同時,圍繞“四群八鏈”的涉企服務,全市相關職能部門也紛紛加入,最終實現了“一門幫辦”幫到家、皆是“企業娘家人”。
市工信局副局長朱明珠說,這幾年我市大力發展“四群八鏈”,實際上對涉企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產業“鏈式發展”有其內在邏輯,涉及面廣,配套資源多,需要的各種服務也是“一環套一環”。為此,工信部門的“企業娘家人,鏈上先鋒行”服務品牌背后,已然形成一個具有鎮江特色的涉企現代服務體系。
近年來,鎮江涉企服務立足“互聯網+企業服務”新模式,在全國地級市率先打造“一站式”企業服務平臺——鎮江市企業網絡服務平臺,企業服務實現由傳統的“面對面”“點對點”到“鍵對鍵”的轉變。同時整合全市72個市級政府部門、228家第三方服務機構資源,建立跨部門的幫辦服務體系,其中市級機關幫辦團隊就達197人。
企業網絡服務平臺堪稱企業服務的“全科型互聯網平臺”,以“一條鏈接進入,一個平臺貫通”的方式,受理全市各部門職能范圍內的企業咨詢、投訴、求助、意見和建議,并通過責任清單,明確歸口類型和責任部門,精準鎖定承辦單位,再按“135工作制”時效要求督促辦理,最終形成了企業訴求提交、受理、交辦、處理、反饋、監督、考核的“服務閉環”。
針對“四群八鏈”的服務需求,服務平臺線上線下聯動,建立由14800多人組成的企業聯絡員隊伍,覆蓋13100余家企業,點、線、面高度融合地搭建政策服務供需網絡,推進政企信息互聯互通。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化手段,平臺還通過抓取企業訴求數據進行分析研判,主動聚焦常見難點堵點,進而成為全市涉企服務的智慧大腦。
線上有難點堵點“總客服”,線下有一門幫辦“好幫手”。服務企業過程中,方便快捷成為被服務者的最大感受。疫情防控期間,針對人員流動、供應鏈保障、生產物資運輸等,工信部門展開“提速行動”,建立24小時值班制度與限時回復機制,對企業提交的訴求,15分鐘內初步回復,普通訴求1小時內辦結,復雜訴求盡力在1日內辦結,并在辦結后1小時內進行回訪。今年以來,已先后處理涉及疫情防控訴求272件,辦結率100%,滿意率92%,無不滿意評價。
高性能材料產業鏈是“四群八鏈”之一,但在發展過程中,新材料研發和使用面臨的不確定性及風險每每成為制約因素。最近一個時期,我市企業服務平臺通過大數據分析企業訴求,精準聚焦這一堵點。
鏈上有堵點,鏈下先鋒行。市工信局針對性宣傳推廣新材料保險補償機制,現場輔導大力神鋁業、鼎勝新材、兆鋆新材料等重點企業申報項目,有力突破新材料應用初期的市場瓶頸,打消了“好材不敢用”的顧慮。事后鼎勝新材副總經理劉倜感嘆:“工信部門的精準服務,消除了企業后顧之憂,讓我們放開手腳投身高性能產業的快速發展。”(梁和峰 仲祥軍 何樹軍 邱亞)
責任編輯:王雪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