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處一體化”激活警務新動能
“見警察、見警車、見警燈”,融入市民生活圖景
金山網訊 3月中旬某日晚11點多,丁崗鎮一處工地附近出現可疑貨車蹤跡,鎮江新區公安分局無人機“戰隊”第一時間開啟紅外拍攝、固定證據,后經一系列偵查審理等執法流程,成功破獲一起非法傾倒固體廢物污染環境案。
為這起案件直接“立功”的是無人機“鷹眼”,它的背后是數位警察“飛手”和一支“空天戰隊”。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市擁有53架警用無人機,100余名“飛手”,組建了一級戰隊3個、二級戰隊7個,在立體巡防、應急處突、反恐防暴、疫情防控、夜間整治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確保各類警情見事早、行動快、效果好。
這只是平安鎮江全體系化建設的一個縮影。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王文生表示,社會治安清朗有序、公共安全扎實穩固,是鎮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硬前提”。自2022年起,鎮江公安全新推出“鎮平安·巡處一體化”服務品牌,扎實推進巡處一體化警務實戰機制改革,不斷激發警務新動能,打通基層應急處突“最后100米”,讓群眾的安全感更加充實、更可持續、更有保障。
立足“見警”,屯警街面、護航發展。針對全市治安形勢特點,鎮江公安實施動態“潮汐”布警機制,已建成9個街面警務工作站、123個警務查報站,最大限度將力量、裝備和車輛固定在街面,完善車巡、摩巡和步巡勤務運行機制和疊加補位巡防模式,做到顯性用警、震懾犯罪、壓降案件。“見警察、見警車、見警燈”已經融入市民每日生活圖景。
鎮江公安巡特警支隊一大隊大隊長戴祥告訴記者,人們經常在街面看到騎著警用摩托車的“黑騎士”,是近兩年巡特警支隊新投入的“特騎隊”。警用摩托車機動靈活,反應能力快速,在遇到緊急突發事件時,可以保證警力第一時間到達現場處置。“身著黑色騎行服、戴黑色頭盔,警燈閃爍的黑色警用摩托車不僅辨識度高,起到震懾作用,也方便市民遇到險情時及時求助。”戴祥說。
警力有限,民力無限。去年以來,市公安局黨委把“打造黨建引領下公共安全突發事件預防處置‘四網四衛紅色堡壘’”作為黨建書記項目,落實“群眾織網自衛、保安駐網守衛、公安巡網護衛、技防補網保衛”措施要求,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徑,讓人民群眾的安全感觸手可及。
據介紹,鎮江公安積極實踐“巡防部門牽頭發動、基層組織緊密聯動、廣大群眾積極參與”的社會資源“十戶聯防”聯勤聯動工作新模式,先后在萬達商圈、蘇寧商圈、丁卯緯五路美食街等地整合社區、物業、商戶等網格力量,完成“十戶聯防”試點建設15處,成立黨建聯盟5個、臨時黨支部8個,全部建設微型處突裝備站、配置應急處突裝備、開展實戰培訓指導,實現門有人看、哨有人吹、事有人管,“一處報警、多方響應、聯動支援”的社會治安防控新格局已初步形成。市區已建立保安應急機動儲備力量17支、隊員500余人,巡防力量日益壯大。
在調處各類糾紛方面,我市積極推行“楓橋經驗”公安實踐,動員社會資源、匯聚民智民力,建立矛盾糾紛快移、聯調和跟蹤機制,打造楓橋警務新模式。近年來,大市口中心商圈因交通擁堵、事故引發的矛盾糾紛較多,屬地警務站、交警隊聯合學校以及商業城、蘇寧、八佰伴等城市綜合體,先后采取設立“嚴管街”、實施錯峰放學、擴大停車容量等方式,逐步優化大市口商圈交通狀況,有效減少了矛盾糾紛。
鎮平安,真平安。現如今行走鎮江,一座座融入城市街景的“藍帽子”警務站、查報站,一輛輛穿梭在城市主次干道大街小巷的摩巡“黑騎士”,一串串不舍晝夜閃爍著的紅藍警燈,已成為護航經濟、護佑城市的平安發展新圖景。在市機關作風效能領導辦公室組織實施的深化“三個爭創”活動中,市公安局的“巡處一體化”榮獲2022年十佳服務品牌榮譽,這是人民群眾對平安鎮江的由衷認可。(記者 翟進 通訊員 仲祥軍)
責任編輯:鄧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