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銀企”對接引“金融活水”賦能項目攻堅
截至2月底22家銀行為82個重大項目提供融資支持
金山網訊 “今年開工建設2個項目,智能駕駛集成閥體項目和發動機渦輪增壓葉輪擴產項目,資金缺口近2億元!”3月29日上午,江蘇瑞爾隆鼎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尚培文,帶著新項目和資金需求參加了全市重大項目政銀企對接會。
企業訴求直截了當,金融機構紓困解難行動迅速。當場就有銀行向他拋出了橄欖枝,雙方進行了深度對接。截至2月底,全市已有22家銀行為82個省市重大項目提供融資支持,貸款余額268億元。1至2月,全市重大項目新增貸款21.6億元。
去年,市發改委、人行鎮江市中心支行主牽頭,會同地方金融監管局、銀保監分局,建立了政銀企常態化對接機制,出臺了《鎮江市政銀企合作對接實施方案》,根據不同主題舉辦了6場政銀企對接會,強化金融服務經濟實效。人民銀行鎮江市中心支行行長張建平介紹,去年全市有25家銀行為220個省、市重大產業項目中的99個項目提供貸款融資,全年累計發放貸款325.07億元。“我們將進一步樹牢服務意識,認真傾聽訴求,及時解決問題,提升金融服務的可得性、便利性和匹配性,強化項目全流程跟蹤管理,緊盯難點、堵點,探索創新多元化金融服務,讓‘金融活水’更加順暢地流向實體經濟。”
金融賦能,惠企紓困促發展。市發改委副主任蔣磊介紹,今年,鎮江計劃舉辦8場“政銀企”對接活動,分別是3場綜合性活動即重大產業項目“政銀企”對接活動、制造業中長期貸款項目“政銀企”對接活動和綠色金融“政銀企”對接活動,2場“白名單”企業發布會,3場特色性活動即金融賦能醫療器械和生物醫藥、新型電力“新能源”裝備產業鏈及軍民融合專場活動。“通過搭建便捷化、常態化政銀企合作平臺,促進產業政策與金融政策有機結合、實體經濟與金融資源有效對接,拓寬優勢企業、優質項目融資渠道,幫助企業解決融資瓶頸問題。”
同樣值得關注的是,為加強金融機構對重大產業項目、綠色企業和中小微企業的支持,提高金融服務和金融產品的精準性、有效性,去年,市發改委、人民銀行鎮江中心支行、鎮江銀保監分局和市地方金融監管局聯合啟動了重大產業項目、綠色金融和普惠金融三項“白名單”工作機制。
2022年,全市發布兩批“白名單”,包括金融支持重大項目“白名單”51個、綠色金融“白名單”60個、普惠金融“白名單”企業365個。其中,194家企業共獲得授信482億元、貸款86億元;103個項目爭取地方政府專項債217.7億元;31個項目入選國家發改委中長期貸款重點支持領域備選項目,總投資335.5億元,擬貸款額度101.1億元,居全省第三。
“近期我們根據銀企雙方反饋的情況,對三項‘白名單’制度進行優化,包括優化金融支持內容、產生流程等。”蔣磊透露,不僅如此,今年鎮江將更注重“向上推進”,將“白名單”推送至各商業銀行省級行,爭取更大力度的支持。
今年是市委市政府確定的“項目攻堅突破年”,全市發布省、市重大產業項目269個,計劃總投資554.8億元。昨天的對接會上,重點企業、項目代表表達融資需求,意向銀行為企業和項目定制金融產品,上演“雙向奔赴”。
“聚焦項目攻堅,政銀企對接的力度、精準度還需進一步強化。”市發改委主任談沁磊建議,一方面銀行要強化在重大項目中的先導驅動作用,爭取更多的市重大產業項目進入銀行的綠色審批通道,持續創新產品供給,發揮銀行在重大項目中的調控作用;政府部門需完善重大產業項目“白名單”工作機制,建立起重大產業項目政銀企合作重點、堵點、難點問題交辦制度,將問題交辦具體到人、明確時間節點,做到對企業和銀行有訴求必回應,以政銀企合力、多方協同,凝聚項目攻堅之力。(記者 朱婕 通訊員 趙磊 朱挺)
責任編輯:龔逍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