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至2月全市利用外資同比增長37.6%
聚力項目攻堅,外資引入擴量提質蓄動能
金山網訊 奮進春天里,外資企業在鎮加緊布局,奏響了“春之聲”:總投資1億美元的亨峰隆熱塑性材料項目成功簽約,蓬勃生物、鷹普流體科技等外資項目加快建設……
與之相呼應的是,1-2月,全市累計上報外資11780萬美元,同比增長37.6%。全市利用外資呈現良好開局,釋放出積極信號,傳遞著信心。
利用外資是聯通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用好兩種資源的重要渠道,也是構建新優勢、搶占新賽道的關鍵舉措。“去年以來,我市以《鎮江市外資擴量提質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為指引,堅持問題導向,突出核心關鍵,打出了由擴增量、挖存量、優服務構成的“組合拳”,擴量提質取得了初步成效。”市商務局黨委委員虞軍介紹,從去年全年利用外資的情況來看,高技術外資2.6億美元,同比增長151%,占全市的45.1%,增幅和占比位居全省前列;制造業外資2.8億美元,占全市的49.5%,高于全省平均10.2個百分點,說明產業結構更加均衡。
其間,聚焦重點項目的專班服務發揮了重要作用。“對近兩年來全市新簽約億元以上外資項目,商務部門進行了全面梳理,每周動態跟蹤項目進展和存在的問題,依托市縣兩級外資工作專班機制,及時會商和協調解決項目推進中存在的問題,加快項目落地投產。”市商務局外資處處長王永濤介紹,去年,在穩定重點產業鏈供應鏈環節,專班推動46家外資企業進入物流暢通白名單,為20家外資企業近50名外籍高管辦理來華邀請函,指導海昌隱形眼鏡公司通過省級外資研發中心復核。“今年,我們將繼續實施重點外資項目服務幫辦機制,每月定期跟蹤項目進展,同時依托市招引辦對涉及市級部門的問題進行交辦,推動問題協調解決。”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外資專班的服務鏈條將繼續延伸,聚力項目攻堅,構建起從儲備、洽談、簽約、履約到開工、投產全生命周期的跟蹤服務體系,推動項目早簽約、早落地、早開工。“搶抓全市開發園區整合優化契機,發揮好省級以上開發園區外資主陣地作用,我們將聚焦日韓、歐美等重點國家及其外資企業相對集中的長三角、珠三角重點城市,圍繞‘四群八鏈’產業補鏈固鏈強鏈開展精準招商。”王永濤透露,今年市級層面將開展赴德國、英國和法國等境內外招商活動20場以上,力爭全年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中外資占比不低于15%。同時,加大外資方式創新,鼓勵“走出去”的民營企業以跨國并購、境外上市和境外發債再返程投資方式引進境外資本,支持外國投資者通過合資合作、并購重組等方式投資我市民營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
全國兩會正在進行,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8項今年需努力的重點工作,與往年相比,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般不單列的“外資”,被單獨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列出來,要求“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
目前,鎮江外資企業占經營主體約2%的比重,貢獻了約1/4的稅收、1/2的進出口額,帶來了大量資金及技術先進、質量上乘的成品和服務,同時引進和培育了高端人才,有力推動了鎮江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
“我們將一以貫之推動全市外資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持續提升,但還需進一步優結構、抓重點。”虞軍分析,近幾年鎮江利用外資的成績單上制造業貢獻明顯,這是外資工作“提質量”的成效,也是我市推動產業強市“一號戰略”落地的實踐。“在此基礎上,今年一方面要保持制造業外資占比50%左右的份額,同時我們將引導各地多關注與制造業配套的研發設計、金融服務和數字經濟等生產性服務業以及醫療、養生養老和休閑旅游等生活性服務業外資,持續加大省級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研發中心等功能性機構的引進培育和發展,實現制造業與服務業雙輪驅動、協調發展。”(記者 朱婕 通訊員 夏旭)
責任編輯:鄧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