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人邢艷玲:默默守護著城市煙火氣
金山網訊 邢艷玲,永安魚莊東吳路店店長。上午8:30,一身黑色工作服、淡雅的妝容,清爽、干練的她正帶著廚師長收貨、清點,開始了一天的餐飲服務工作。“春節把大家忙壞了,這幾天終于可以喘口氣,安排輪休……”趁著忙碌間隙,邢艷玲說。
春節期間,飯店人氣火爆,邢艷玲一直堅守著餐飲崗位。
入行10年最忙的春節
回憶起春節前那波疫情,邢艷玲說,“那段日子真的很艱難,當時因為人手不夠,一些外賣訂單嘗試跟客人協商退掉,但溝通后還是不忍心拒絕,因為客人也不容易……”
不到一個月,情況發生反轉,用邢艷玲的話來說,就像是一部悲喜劇,不忙,心酸;忙起來,也辛酸。“過節前,原本以為今年與往年一樣生意冷清,就提前安排了一些幾年沒回家的員工回家過年。沒想到,從1月10日起生意回暖,而且出乎意料反轉得這么快,春節那幾天,不要說吃飯,我都不敢喝水,根本沒時間去衛生間。”
近3年,對餐飲業來說無疑是一場“大考”,疫情時,考的是突破、創新換來的“生存”;疫情后,考的是面對突然來到的消費熱潮能否訓練有素地承接和應變。
春節期間,客流的暴增、人手的緊缺,使得邢艷玲這樣的服務人員一直在超負荷工作。最忙的時候,她和前廳4個服務員、1個傳菜員、8個小時工一起上,最后實在找不到人,把家屬也“忽悠”來做傳菜工。
那些天,后廚的菜單排得滿滿的,一天做200多條河豚、100多份魚頭,服務員忙個不停。往年正月十五才補貨,但今年的備貨用到正月初四就不足了。全體員工早上7:30到崗準備,晚上客人散去后,打掃、盤點、做第二天的準備,離店時已經是次日凌晨1點。
“這是我入行10年來最忙的春節,讓我感受到3年前餐飲業的樣子。我們所有員工一條心,一起拼,雖然辛苦,卻又感動。”邢艷玲不禁熱淚盈眶地說。
這番忙碌,正透出了這座城市旺盛的煙火氣。
有責任傳遞城市溫度
春節期間,鎮江的公園門票免費、停車免費、公交車免費等政策,對人員流動起到了激勵作用,不僅吸引眾多鎮江市民外出,更引來大量的外地游客。
邢艷玲所在的這家店,春節期間接待了來自上海、蘇州、無錫、武漢、新疆等四面八方的外地客。從正月初一到初五,上午10點多就開始上客,被迫中、晚兩餐合并“一餐”連續運營,平均每天翻臺6到8次。
“我印象最深的是正月初四下午,3點了,店里還有許多客人用餐,大家已經連軸轉了4天,實在有點撐不住,我想讓他們休息,到4點半再接單。這時候進來了一家四口,我趕緊上前送飲料、打招呼,請客人遲一點再來。”邢艷玲有點無奈地笑著說,“客人是從新疆來的,在焦山游玩后慕名而來,讓我隨便安排,什么快上什么。”
結果,邢艷玲心一軟,強撐著回到后廚給大家打氣,用心地安排了燒河豚、招牌紅燒肉等鎮江特色菜。
邢艷玲這么做,源自一份責任感。她說,餐飲是一座城市的名片,穿上這身工作服,面對外地客,我就是東道主,代表鎮江人的形象,我們有責任讓游客感受到鎮江人的熱情和溫暖……
城市煙火氣的守護者
記者了解到,疫情期間,永安魚莊總經理張克峰為保住員工的飯碗、一份收入,從來不輕易停業,做短視頻、做社群運營、送外賣,大家想盡一切辦法共渡難關。
感染高發期,客人點外賣卻沒有騎手接單,邢艷玲帶著僅有的兩個健康員工燉雞湯、送外賣。也正是因為有了像她這樣的餐飲從業者,在疫情的風雨中,才能把一份份帶著溫度的營養美味送到人們手中,為鎮江這座城市恢復元氣。他們,堅韌且善良,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地堅持,創造不平凡的價值。
如今,霧霾散去,春暖花開。邢艷玲說,3年了,我們終于等到了今天!這個春節,讓我看到了餐飲業的希望,我相信會越來越好的。(劉寅 方良龍 胡錦鵬)
責任編輯:鄧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