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思想和精力聚焦到抓項目抓產業抓發展上來——學習貫徹“新春第一會”精神系列評論①
鎮江日報評論員
大年初七召開的“新春第一會”,向全市各級各部門發出動員令,堅定不移把思想和精力聚焦到抓項目抓產業抓發展上來。改革開放40多年來,“發展是第一要務”早已成為社會共識。市委、市政府再次強調思想認識的重要性,關鍵是要立足新的時空背景和鎮江發展的重要關口,切實增強緊迫感和行動力,把主要精力、工作重心、資源要素向抓發展抓產業抓項目方面集結,不斷濃厚一切聚焦項目干的氛圍,讓聚焦項目攻堅成為鎮江發展的“主基調”、產業強市的“最強音”。
時空交換,但“發展是硬道理,項目是硬支撐”遠沒有過時。當前,我們正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紀疫情影響深遠,在應對大戰大考、多重挑戰中,我們切身感受到,經濟實力強的地方應對相對從容一些,發展勢頭好的地方阻力相對小一些。實踐再一次證明:項目、產業、實體經濟,始終是一座城市的命脈所系、底氣所在、前途所望;發展,始終是以不變應萬變的“定海神針”。黨的二十大后,從中央到省委持續釋放“發展是硬道理”的強烈信號。我們要從講政治、講大局的高度,自覺在思想上對標對表,緊抓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堅定不移推進產業強市“一號戰略”,更大力度攻堅項目這個“頭版頭條”,滿弓上弦投入項目會戰,推動項目建設形成蓬勃熱潮、產業強市取得更大進展。
鎮江發展站上了新的歷史節點,抓項目抓產業抓發展是當前“頭等大事”。一方面,經過全市各級接續奮斗,鎮江GDP突破5000億元大關,防風險工作取得積極成果,疫情防控也進入了新階段,我們應當也必須把工作重心轉到發展上來,集中精力抓實體經濟、抓產業鏈群、抓重大項目。另一方面,要清醒看到,鎮江仍然處于攻堅爬坡關口期,突出矛盾仍然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突出表現依然是產業不集中、優質大項目不夠多。我們必須負重奔跑,把精力更多轉到發展上來,努力以項目建設之進,保經濟大盤之穩,促產業發展之強,固實體經濟之基,走穩、走實、走好產業強市之路。
新一輪機遇窗口打開,項目建設迎來“黃金時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來,央地密集部署支持民間投資發展的政策,從降低準入門檻、擴大投資領域、強化金融支持、優化營商環境等多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面對難得的政策機遇,“坐等”只會是坐失良機,“力爭”才能爭得先機。我們要見“機”而起、趁勢而上,搶抓窗口期,按下快進鍵,奮力拼出一個項目建設的新氣象;廣大企業家要堅定信心,敢干、敢闖、敢投,帶領企業加快轉型升級,闊步邁向高質量發展。
事業沒有等出來的精彩,只有干出來的輝煌。今年是市委、市政府明確的“項目攻堅突破年”,攻堅項目建設沒有局外人和旁觀者。各級各部門都要把服務保障推進項目建設作為重點任務,一切圍著項目轉,努力以一域之光為全局添彩。廣大黨員干部要拿出只爭朝夕的拼勁和舍我其誰的擔當,從早抓起、從頭緊起,帶領全市人民群眾一起參與到推動經濟增長中來,爭做營商環境建設者,努力以個人之能為全局添力。
責任編輯:費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