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疫情防控”與“安全出行”結合文章
近日,多地發出“就地過年”倡議。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表示,冬春季疫情防控要始終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著力在科學精準上下功夫。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分區施策,在落實防控措施的同時,保障人員安全、有序流動,堅決防止簡單化、“一刀切”、“層層加碼”,最大限度減少對群眾生產生活的影響。(12月19日《新華日報》)
元旦、春節臨近,兩節期間能否返鄉,冬春季如何精準防控疫情,成了人們非常關注的大問題。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中,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真正做好“疫情防控”與“安全出行”的結合文章。
全國一盤棋,力求做到“因地制宜”。目前全國疫情形勢總體保持比較平穩,局部地區發生由境外輸入疫情引起的本土聚集性疫情有的已經得到控制,有的正在控制之中。一些重點地區和重點人群仍要嚴格執行現行防控政策。但從總體來看,近期國內的疫情仍然呈局部散發和規模性聚集并存特征。防控疫情,需要實行全國一盤棋,力求做到“因地制宜”,既一切行動聽指揮,又要根據地方的實際情況做到有針對性地施策。
防疫一張網,需要實施“分類指導”。“分類指導”關鍵在于分類。一是分人。對于高危人群,比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婦倡導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出行和不必要的聚集。二是分地方。現在處于疫情中高風險的區域,口岸、邊境等特殊區域,開展冬奧會、冬殘奧會的地區等要繼續保持相對嚴格的管控措施。三是分方法措施。下一步國家衛生健康委將繼續指導各地落實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的部署,推進核酸檢測和流調溯源,加強隔離點的管理和社區管控,加快排查高風險人群和場所,確保各項措施及時落實到位,防止疫情進一步擴散蔓延。
地方千條線,務必實行“分區施策”。一些地方不管三七二十一,大搞一刀切、全面禁止、一概不允許。這些做法看似對疫情防控有效,其實是一種典型的懶政行為。它嚴重地阻礙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不利于在元旦、春節期間為社會創造安定祥和的氛圍。我們要做好風險評估,綜合考慮風險等級、個人免疫狀態、疫情形勢提出有力度又有溫度的相關政策,要體現精準防控的要求。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根據疫情發生的不同情況,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該緊的緊,該松的松,真正在保障人民群眾正常生產生活的同時,又將疫情防控做到位。
“安全出行”與“疫情防控”并不矛盾,只要我們做深做細工作,二者得兼是完全可以實現的。(金芙蓉)
責任編輯:龔逍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