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路上,有了你們更溫暖——致敬堅守崗位的公路人
金山網訊 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堡壘無言,卻凝聚強大力量;旗幟無聲,卻鼓舞磅礴斗志。這個夏天,市公路事業發展中心市區公路中心黨支部,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全員投入鎮江火車站南廣場出口疫情防控工作。他們“疫”不容辭,堅毅前行——“疫”線公路人,“疫”線風景別樣美。
“保護群眾身體健康
是我們最大的責任”
“請保持一米的距離,排隊出示行程碼、健康碼。”身為黨支部書記,尚勇每天都會準時出現在鎮江火車站南廣場出口疫情防控現場,對進站旅客有條不紊地開展引流、測溫、掃碼登記、防疫宣傳等工作。
在防疫一線,他既是指揮長,又當戰斗員,有時一站就是五六個小時。“累一點沒什么,保護群眾身體健康是我們最大的責任。”這是常掛在尚勇嘴邊的話。
8月17日下午,由重慶出發乘坐高鐵來鎮準備中轉回儀征的乘客殷某,在鎮江站南廣場出口出站時,由于行程碼帶*號,且無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征得所在地社區同意后,由家人來接。在殷某滯留期間,市區中心支部不僅免費為其提供用餐,進行心理疏導,還及時與其家人聯系,消除家人擔憂。
“任何盲點都不能疏忽大意”
“您好,來自哪里,請配合做好登記。”在南廣場出口防控現場,這句一天不知重復多少遍的詢問語,成為張金飛繁忙工作的一個縮影。雖然一天下來,常常口干舌燥,但張金飛始終耐心細致。
8月11日下午,一名目的地為淮安的殘疾流浪人員,乘坐高鐵從鎮江站南出口中途下車,立即引起了張金飛的注意。在對其查驗身份時,這名流浪人員除車票外,不能提供任何其他信息,且因殘疾溝通困難,不能配合查驗工作。“無法提供‘兩碼一證’,多待一點時間,現場就多一點風險,決不能讓一個疑點從我們手中漏掉。”張金飛迅速通過公安部門聯系并協助市救助站將流浪人員接走,進行妥善安置。
“防疫工作再忙,任何盲點都不能疏忽大意。”聲音雖然沙啞,但張金飛的語氣非常堅定。
“我們女同志也能頂半邊天”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女性的身影從未缺席。
“站住!別跑!”8月9日下午,鎮江站南出口防控現場,近50歲女黨員戴逸雯高呼,奮起直追一名身材高大的外籍人士。原來,這名外籍人士從上海過來,沒有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試圖跨越護欄逃離火車站。戴逸雯二話沒說,一個箭步沖了出去,大聲呼喊,立即吩咐撥打110,試圖阻止。但外籍人士步速太快,距離越來越遠,幸好遠處一名輔警,才將其攔住。
“我當時就一個想法,千萬別讓他跑了!萬一出事,鎮江的百姓怎么辦?”事后,交通管控組聯系社區,協助外籍人士填好所有信息,由社區工作人員帶走。
“抗擊疫情,責無旁貸,我們女同志也能頂半邊天。”樸素的話語傳遞的是鏗鏘有力的巾幗情懷。
“哪里需要我就出現在哪里”
18年前的非典疫情發生,嚴軍剛剛轉業,當即就投入到“戰斗”中。去年大年初一,接到新冠疫情防控任務,他立即從句容的家中趕到滬蓉高速鎮江出口……作為一名“老兵”,這一次,嚴軍再次出現在疫情防控一線,檢查健康碼、查看行程碼、查驗核酸檢測證明,完善信息登記,幫忙聯系社區,每天一萬的步數成了他的工作標配。
因為肺上的老毛病,每天都要吃護肺藥,醫生不建議嚴軍打疫苗。但接到組織通知,他什么都沒想,做好自身防護,就和同事一起來了。今年,新冠疫情升級,“戰場”從高速出口轉移到火車站出站口,忙碌了近一個月,嚴軍的肺部時常會隱隱作痛,“我能堅持,作為黨員,哪里需要我就出現在哪里。”嚴軍堅毅的眼神里,盡透著一名“老兵”的初心與擔當。(曾海蓉 張正治)
責任編輯:鄧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