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新聞】截癱姑娘坐上輪椅艱辛求學 離夢想再近一步
18年前的一天,江蘇鎮江丹陽市折柳鄭店村5歲的袁佩華被迎面而來的一輛汽車猛地撞飛,身受重傷。當爺爺把她送進丹陽市人民醫院時,她已經重度昏迷。經過緊張搶救,袁佩華掙脫了死神的魔爪,保住了性命,但是車禍造成她高位截癱。
為了像其他健康孩子一樣,年幼的袁佩華選擇勇敢面對生活,以輪椅代步,頑強學習。十多年的艱辛求學路,小姑娘于2016年8月考上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專業為臨床醫學。近日,記者了解到,袁佩華以優異成績獲得了臨床專業三年制專科畢業證書。

袁佩華實習照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滿懷期待與惶恐入學
袁佩華剛上大一時滿懷期待和惶恐,期待是她能在熱愛的專業里學到豐富的醫學知識了,惶恐的則是會不會像別人說的“以她這種身體情況完不成這份學業”。
她第一次知道大學里的課是要搶的,為了能夠離老師近一點聽課更清楚,每個周末,她都會提前帶本書去占前排的桌子。剛開始上課就遇到過小麻煩,教室里面一排排的課桌前后之間距離非常窄,而且桌椅固定不能動,袁佩華的輪椅進不去,只好扶著一排課桌最左邊的那個小角來聽課和做筆記。由于在校就只有兩年時間,課程排得很滿,幾乎每天都有6節課,晚上7點到9點半還有自習。班主任好幾次跟她說可以在宿舍學習,但她還是義無反顧地每天堅持來教室上自習,不為別的,就想著別人能來她也可以。
她很認真對待每一堂課,每一份作業,以為已經很努力了,沒想到期中考試還是狠狠給了她一個教訓,解剖學和生理學兩門雙雙考砸了。但她并沒有氣餒,而是分析原因、總結經驗,她發現醫學試卷題型包括名詞解釋、填空、簡答題和選擇,原本她以為只要理解就行,沒想到大部分知識還是需要記憶和背誦的,包含了大量醫學專業術語,認識到這點之后,她很快在學習方法上做出了調整。功夫不負有心人,期末考試時候她的解剖學考了89分,生理學考了93分,并且拿到了學校的三等獎學金。
捆在輪椅上學操作
大一下學期開始上操作課,這個難題一直困擾著袁佩華,因為她只能坐在輪椅上,有些模型無法夠到。診斷實驗課時,看著周圍同學興致勃勃地討論著操作,她呆呆地看著,眼眶慢慢紅了。就在她內心痛苦掙扎時,心理老師開導她說,“如果這是你喜歡的事就盡全力去做”。老師的一席話讓袁佩華茅塞頓開,于是,她向老師借了示教室,其他同學去宿舍休息時,她就一個人在示教室里反復練習。坐在輪椅上太矮夠不著模型,她就想辦法找墊子把自己墊高,怕身體太過前傾墜下輪椅,就讓奶奶找繩子把自己的腰捆在輪椅上。反復摸索著,身體該傾斜到什么角度、手該怎么放才能既讓自己方便做到,也不違反操作規范。袁佩華把所有的操作步驟爛熟于心,盡可能地將自己能做到的操作練好,實在做不了的也牢記它的要點。
期末的診斷操作考試終于來臨,袁佩華懷著忐忑的心情抽出要考的操作試卷。帶著試卷,依次去到電腦教室聽心肺、聽診音,去示教室為模特進行頭面部檢查,最后一站考了問診。袁佩華按照事先反復練習過的操作內容,一一在模特身上進行。操作考試通過了,甚至比好多人的分數還高,袁佩華高興壞了。
好心人愛心接力幫她
學校的教學樓和宿舍之間被一條馬路橫穿,有一條長長的隧道供學生往返教室與宿舍,隧道兩旁是若干級樓梯。爺爺奶奶每天都要經過隧道,將她推過去上課,再推回來休息,日復一日。
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考慮到袁佩華的不方便,特地給她和照顧她的爺爺奶奶免費提供了一間有電梯的教師公寓,供他們住宿。袁佩華剛進校的第一天,班長就過來看望,熱情地拉著袁佩華的手說,生活和學習上有什么困難就去找她和同學。同學們也很熱情,每次要去沒有電梯的樓上考試,班長都會請幾個男同學們來抬袁佩華。
大三實習時,接受袁佩華實習的是丹陽市云陽人民醫院。實習的第一天,袁佩華的心里很是忐忑,怕醫生們不能接受她。按照實習計劃,她將在內科實習4個月。醫務處的趙科長將她帶到了內科,對大家說,“這是來我們醫院實習的學生,她以后將去基層做一名醫務工作者,因為她不太方便,希望大家能稍微照顧一下”。
帶袁佩華的張醫生一點點地將內科臨床知識和技能教授給她,帶她查房,教她管床需要掌握的事情。外科的樊勛醫生只要上急診或門診,都會帶上袁佩華。值得開心的是,很多病人看到袁佩華坐在輪椅上給他們看病,也都愿意配合她。
袁佩華圓夢大學之后還有一個更大的夢想——做一名醫生。值得高興的是,她在筆試中取得了優異成績,接下來即將進行面試,未來的道路依舊艱難,但是袁佩華說,只要有一線希望,她都不會放棄。(朱美娜 周竹生)
責任編輯:吳麗娜
